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法治不适与民间自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践表明,法治运行在我国民间社会表现出与既有的文化惯性、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乃至冲突.立足于我国民间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国家法的角色、意义,以及民间社会内生秩序的合理自治,是避免法治不适的尴尬局面的客观选择.  相似文献   
2.
废除死刑虽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但我国不具备在短期内废除死刑的条件。我国当前死刑政策的基本模式应当是:立法保留、司法限制。  相似文献   
3.
民族习惯及习惯法的规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家奇 《社科纵横》2005,20(2):124-125
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及习惯法在国家整体法治化进程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作用。在规范调整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显示出了多方面的规范价值。在现代法治图景下,我们不能强求法律制度上的全面统一。民族习惯及习惯法与国家法律应当保持协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浩瀚的古代文化遗产中 ,关于犯罪的认识和辨析随处可见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犯罪学思想 ,但目前对此尚缺乏全面的整理 ,这是十分可惜的。本文因篇幅所限 ,只能就犯罪原因这一问题向大家展示一下我国从春秋至秦汉这一历史时期中 ,诸子百家学说中对犯罪原因的种种解释。因为犯罪原因是揭示犯罪现象本质及产生的决定性问题。而诸子百家争鸣时期代表着我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通过这种思路了解我国古代的犯罪学思想 ,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作用。(一 )犯罪的人性原因诸子百家中的主要学说在解释犯罪原因时都从人性属善属恶出发 ,形成…  相似文献   
5.
替刑制度的演进及我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非刑罚化是当代刑罚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采取替代传统监禁刑罚的非刑罚化措施来对待罪犯将有利于实现社会正确对待犯罪、改造罪犯、预防犯罪的基本目的.替刑制度是非刑罚化路径的必然逻辑结果.它以新派理论为根基,并已经经过一些国家司法实践的有效检验.轻型化的、非刑罚化的替刑制度也理应成为我国未来刑事政策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刑罚制度的种种理论研究内容 ,都难以在社会现实中得到实证和检验。有必要改变研究视角 ,反思刑罚制度自身的境状。刑罚制度陷入了在技术上进步、在功能上凝滞 ,在手段与目的间难以实现价值应答 ,以及公众的信任危机等困惑之中。其原因在于刑罚制度本身具有无法摆脱的功能性障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警察起源这一重要的理论课题做了较全面的探讨。认为警察的起源从形式上看, 继承了自然状态下人类生活方式的某些因素。但从本质上讲, 真正的警察从其产生之时起就必然包含着阶级统治的政治内容。并对警察现象的产生过程, 早期的警察形态及历史特征和意义做了客观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