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的乡土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激发的人道主义、平民主义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乡土”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思考提供了现代启示;他的乡土文本使民间习俗文化与风物传统以及多样的民间生活成为了乡土文学的重要“养料”与“维生素”,完成了乡土中“自然人性”的美学构想,并为历史与文化、乡情与理性、城市与乡村的双重审视的文化母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解答思路。当下乡土文学应该注意当代农村问题、乡村题材的创作与研究,城乡整合中农民的关注与关怀,中国特色的“新现代性”建构以及土地大地的生态追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月下小景》逐日神话的生态意蕴包含四个方面:1.人类的贪欲必将受到惩罚,具毁灭性;2.大自然的公正普爱与不争,具神性;3.生态系统中人的非唯一性、日月对人类的非独有性,具系统性;4.“日月”与人类“心”神的联袂与对话,具互动性。这些意蕴具有超越性的生态启示与价值,并为重新解读他的文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先锋文学走过了三十年的曲折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带着西学滋养盛大出场,又在强大的外力与自身诟病中于九十年代初集体转型,陷于沉寂。这些年来,他们坚持地下耕耘,探索突围与创新,终于在诺奖、鲁奖、茅奖里绽放。这一历程昭示着文学自身发展的肌理:先锋文学经过山重水复的沉潜与磨砺,一旦将笔力转向脚下的大地,从精神内力的层面发问、求索,与中国现实处境相结合所爆发出来的魅力、实力与影响力,是相当惊人的。  相似文献   
4.
行走天子山     
暴雨与细雨轮番交替了一个星期,终于云开天日,趁着天气晴朗,只身上天子山踏青,实现许久的一个愿望。我是想,学会一个人享受生活,用我的眼我的心感受大自然不受干扰的生长与腐烂,倾听大自然不曾言语的隐秘智慧。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关于“最后一个浪漫派”这一自白所蕴涵的生态意义、心态内涵以及心态与创作生态的关联研究,是建构“生态批评与沈从文研究”框架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动物叙事俨然成为生态文学创作的重镇,今日困境与传统文化之间呈现出双重纠葛的关系,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动物,它们追求自足的吸引力似乎对我们奋进的车轮和内心无尽的狡诈,是一种抑制。迟子建后期的动物小说通过狗事与人事,残缺与完美,神性的高贵与脆弱之间的互文性书写,让读者在阅读与审美的历程中,希望能不为日常生活混乱的不确定性所牵扯,而纵身于重构的人性乌托邦而有所行动。  相似文献   
7.
以徐刚为代表的作家在生态文学创作上获得丰收,而在批评界却遭受冷遇。这种现象引发了对生态批评何为的思考。生态批评作为文化研究的延伸,文内文外均能有所作为,主要能促进生态写作、掀起生态阅读、保护文外自然。  相似文献   
8.
诗人庹悲亚生活在一个风云突起、变幻如频的时代 ,其诗文多为忧国忧民、愤世感时之作 ,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文化蕴养而出的一代志士文人。在东北毒弹阴魂不散 ,南京大屠杀申冤迟迟不得结果的背景下 ,重新解读庹悲亚的爱国诗 ,更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家界作家石继丽的“旅游四部曲”极尽盛情召唤游人前来观赏,小说《庸城笔迹》与随笔《走庸城》则深入“半边街”的底层民间,为小人物立言,为地方风物立碑。从空间表达的角度来看,张家界,有风景名胜,还有“半边街”,似乎才是完整的。一个主自然,一个主人文,一个是闪亮登场,无限盛情,一个是悄然隐退,在历史的长河里呈现出“回头的完美”。  相似文献   
10.
曾庆仁的《虚度一生》用断片记录了苦难的瞬间,辩证法成就了精神的深刻,“作品的生活”甚是高贵,教给人们怎样在艺术中去亲身领略并出演生命本能剧烈涌动的一幕,其意在为处于我们这个思想浮肿、信仰真空年代的人们如何审视人生提供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