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伴随现代都市的兴起,城市化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都市空间重组、都市生活方式以及都市生活体验的变化促使文学艺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都市空间经验的感觉新奇性和感官刺激性,生成了现代都市文学"感觉化"的表达方式。作为都市空间经验的表达,新感觉派小说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都市文学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生产,是高度组织化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现代性视域出发,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文化传播和文学艺术生产进行传媒文化政治学或传媒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将有助于理解现代文化生产与现代传播媒介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其文化现代性的意义内涵。  相似文献   
3.
谢纳 《国际人才交流》2013,(1):36-38,72
"危机",就是危险和机遇,意味着危险出现的同时也预示着机遇的到来。我们在危机中积极应对,就会在市场上得到机遇,用研制更多的新品种,来从容迎接新机型需求的到来——葛兴福1954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对夫妇在喜悦中迎来了他们的新生儿,他就是葛兴福,未曾想到的是,几十年后他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在这里书写他的人生。1979年葛兴福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床与制造技术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数控机床技术在  相似文献   
4.
十七年女性文学对传统伦理秩序的消解与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年女性文学与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女性文学相比具有特异性和复杂性。女性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使她们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同时也带来了性别意识的萎缩和消解。这种现象体现出新的伦理道德在女性问题上的矛盾性及与历史难以割舍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结构是小说叙事方式的构成主体,它决定着小说叙事时间与叙事视角的选取。因此,中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对叙事技巧的革新与实验,首先从叙事结构入手,他们以“心理-情绪”型叙事结构瓦解着传统的"情节-性格"结构一统天下的地位,小说文本扬弃了因果逻辑链条和封闭严整的结构,呈现出心理至上的结构核心和结构动力、消解逻辑和整体碎裂的结构特质以及中西合璧、优雅节制的结构形态三大显著特性。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整体战争的背景下,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文化想象、大众化叙事策略的重构以及传媒与文本间的互动相生等三个方面,探究国统区小说创作与大众传媒之间所存在的内在互动关联,无疑是一种新的解读方法。国统区小说创作,以建构民族国家理念为最高目标,以动员、召唤和组织全体民众为现实诉求,以崇高化的战争美学为创作追求,适应了战时文化传播观念的要求,实现了文学与传播的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7.
非织造布中纤维细观结构影响其力学性能,为了在非织造布试样拉伸的同时观测纤维细观结构,课题组研制了具备纤维表层形貌观测和非织造布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的一体化装置。基于非织造布国家测试标准及测试要求,设计的装置包括固定夹持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测量模块和数据与图像采集模块;对用到的仪器根据要求进行选型。最后以某水刺非织造布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拉伸伸长率范围内,随着试样拉伸伸长率的增大,拉力呈现非线性增大,名义孔隙率近似线性减小;建立了非织造布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间的联系。研制的测试装置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女性文学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试图从女性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两性关系、"母爱"情结四个方面探讨"十七年"女性文学伦理道德观念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解构,旨在从伦理道德表象入手,挖掘"十七年"女性文学有别于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从何种意义上看,都市的兴起都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性历史进程的最重要标志。显然,都市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地理地缘意义上的空间营建,在许多人看来,都市作为一种社会方式、经济方式、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存在,因而,"现代生活无疑是城市生活"[1]。也就是说,现代生活的秘密就深藏于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之中。按照法国著名思想家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来理解,空间是生产性的,都市并非一个空洞的空间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叙事技巧和程序的革新与实验是中国现代主义小说最大的艺术成就。小说中“心理—情绪”型叙事结构的采用 ,展示出人类灵魂深处的颤抖 ,打碎了叙事整体感以及因果逻辑链条 ,动摇了中国传统小说“情节—性格”结构一统天下的地位。“限知型内视角”、“呈现式”叙事口吻以及“跳角”的使用 ,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小说编排叙事视角的传统 ,使文本呈现出多义性、模糊性特点。叙事时间刻度的模糊和时间转换语的消除 ,不但为文本带来强烈的象征效果 ,而且使文本本身成为一个大的意象 ,产生多元化的意义 ,迫使读者必须与文本进行横向“对话”,调动了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