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友兰一生志道精思,殚精竭虑,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最终创造性地写成了三史、六书。在冯友兰的创造过程中,时代、社会为他提供了学术的研究方向;家庭以及学校的教育为他奠定了知识基础;西方的科学方法使得他创造性地结合中国的实际,重新诠释了中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英译工作始于1830年,至1986年结束,大致可分为四个翻译期:即发轫期、断残期、编译期和全译期.文化传递也从无到有,从部分到全面.本文着重分析一个编译本和两个全译本,指出中国文化传递的真正开始是以王际真的编译本为标志,而杨译本和霍译本则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全面传递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电子数据”概念之重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电子数据”这一全新形态的证据种类,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电子数据与相近似概念仍处于混用的状态。对电子数据概念的界定,应当准确界定“电子”与“数据”的内涵,并将之与其他理论概念相区别。“电子数据”的完整概念可以表达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电子设备生成、存储、传输而成的,以电子形态存在的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包括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电子数据与电子证据没有区分的必要,电子数据包含计算机数据与数字数据,构成种属关系。电子数据与科学证据是交叉关系,只有科学分析型的电子数据才是科学证据,因此电子数据并非一律要进行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4.
智能手机鉴定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手机鉴定在实践中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其在鉴定门类中法律地位含糊不明,与其他类型电子数据鉴定相比,其特殊性也没有得到重视。一方面,智能手机及系统、存储介质、数据形态具有复杂多样性;另一方面,其鉴定工具、技术和标准相对滞后,特别是当下鉴定技术还达不到电子取证完整性的要求。要改变这一困境,必须在法律上给予智能手机鉴定明确的地位,制定统一的鉴定操作规范,并对鉴定技术进行强制补强性说明,这样才能确保智能手机鉴定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作为石化企业研究院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主要经验做法,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傅雷据自己的翻译经验并借用中国传统画论提出了翻译应求"神似"。其内容包括:用中文创作;译笔流畅;风格近似等。故此,"神似"应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因为它有具体内容,可用来衡量译文。而钱钟书的"化境"则为最高理想,因为"化境"有消解或解构翻译的倾向,既不可实现,也不可操作。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时代的医疗纠纷中,电子病历的真实性往往是医患双方所指向的关键.目前电子病历的真实性证明对于医院而言有必要性,但医院目前所采用的电子病历系统不足以防止电子病历被篡改,所采取的证明措施也存在种种缺陷,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面临合法性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应当成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证明机构,运用可信技术在电子病历生成时对其内容和时间进行存证,以确保电子病历客观真实有效,并在法律上对第三方证明机构出具证明的效力予以确认,这样才能够解决电子病历系统推广的合法性障碍.  相似文献   
8.
信仰的本质是人类基于实践基础的一种自我超越.它虽然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但却并不是精神冥思的产物,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因而它具有丰厚的哲学文化内蕴,即蕴涵并展示着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非理性与理性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9.
电子数据在成为独立的证据种类后,与物证、书证及视听资料存在交叉重叠,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这一混乱的根源在于我国证据分类体系的封闭和证据分类标准的不统一。在立法和司法解释已经将电子数据独立的前提下,视听资料的范围进一步被限制,已无独立存在的必要;现行法中的物证和书证也无法涵盖数据形态的丰富内容。应当取消视听资料并入电子数据,并将数据形态的物证和书证划归电子数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厘清不同证据之间的界限,更有利于电子数据独特证据规则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典籍翻译的现状是研究者多,成果多,但创新少.“四书”、“五经”翻译研究的多,其他典籍少.民族典籍翻译与研究蓬勃发展.需要研究的问题有以下四方面:思想类典籍需要新的切入角度,文学类典籍需要研究文学性,典籍翻译史急需梳理,对外传播要有新的路径.因此,在未来的翻译与研究实践中,国内外翻译家和翻译研究人员应多沟通、多交流,进一步厘清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多借鉴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模式,拓展对“大中华文库”的研究,多建翻译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