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巨 《理论界》2009,(10):153-155
电视语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语类.研究电视语言,有助于提升语言普遍规律,促进新闻解读:电视语言堪称语言变化风向标,研究电视语言新现象,对预测语言趋势,制定语言规范并加强其前瞻性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电视栏目名称是整个报道的主题与灵魂,具有典型性.本文注意到电视栏目名称的N1N2→N2N1创新现象,从创新的可能性、创新的需要、创新机制展开封闭式讨论,指出电视栏目名称N1N2→N2N1现象是媒体竞争的产物,符合语言的容忍度,并预见将来类似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但是修辞手段,更是认知模式。其认知力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创造途径是从来源域向目的域的单向映射。这种创造是可能的,因为知识来源于人在客观环境中的体验,而不是认知器官对客观外在百分之百的被动反映。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小说在欧美传播状况不容乐观,部分缘于读者心理期待下的语言不可译性,而这种不可译性在很大程度上为语言的文化个性,如文化负载词和文化语用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4.
论典籍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以《道德经》英译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典籍的翻译对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典籍的典型代表,以前人们更多的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讨论其译本.意象既是语言研究的对象,又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古今中外人们对言、意、象的追问和思考从来没有间断过.随着当今多门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人们对语言与意象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梳理和总结文学意义的构成和古今中外对意象的不同理解,并结合<道德经>的英译本探讨中西意象转换的文化差异问题,以揭示意象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形合”特征明显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明显突出的语言。在英-汉翻译中,两种语言在信息结构上的差异,往往给翻译中的理解和转换造成了许多障碍,而以主位推进为英-汉翻译的单位,不仅从理论上为英-汉翻译单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而且在实践上有益于译者,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正确地解读和分析英语语篇,并有效地进行翻译转换,生成自然、流畅的汉语语篇。  相似文献   
6.
"农家乐"的翻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的译法有待商榷.翻译作为一项语言活动,是用一种语言形式去再现另一种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这决定了翻译的忠实原则,旅游翻译概莫能外.语境化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手段,目前"农家乐"各种译法的问题.就是缘于缺乏这一认识.遵循翻译的忠实标准,以语境化为手段,"农家乐"应当分别译为:farm hotel,rural touris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