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充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充分”:1、观察充分,2、描写充分,3、解释充分。笔者写过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的文章,本文跟两个“三角”的文章是姊妹篇。笔者认为:两个“三角”是研究深入的思路和方法,三个“充分”是研究深入的要求和目标。只有充分观察,才能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充分描写,才能有充分的反映;只有充分解释,才能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3.
一十年动乱之后,我国语言学界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全国性学术会议经常举行。由于不同辈分的学者经常聚集在一起研讨问题,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我有机会多次接触张志公先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下简称《系统提要》在教学中的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一套丛书,共十八本,由张志公先生任主编。我应约于1987年11月底写成其中的一本《形容词短语》,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8年下半年出版。《形容词短语》分三节:第一节,形容词短语的基本结构;第二节,形容词短语的造句  相似文献   
5.
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里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其结构形式是“形容词+趋向动词”。文章包括三个部分:1.兴发态:“A起来”;2.垂临态:“A下来”;3.延展态:“A下去”。文章末尾有个结语,对此作了规律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分析《红楼梦》前80回的语言,发现有一种说法:“因Y,因G。”数量不多,只有十来个例句,但情况特殊,值得注意。 “因Y,因G”一般是复句,Y代表原因,G代表结果或跟结果意义有关的后续行为。“因……因……”是因果关联格式。呼应使用的两个“因”,前一个标因,后一个标果。例如: (1)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今好月,不可不闻笛。”(红76回,862页) (2)那时天色将晚,(宝玉)因见袭人去了,却有三四个丫鬟伺候,此时并无呼唤之事,因说道:“你们且去玩玩,等我叫时再来。”(红34回,352页)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近年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不是采用静态的孤立分析法,而是越来越注意采用动态的比较分析法,对语法事实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在多角度的考察里。两个“三角”的考察特别值得重视。为了方便,本文把这两个三角叫作A三角和B三角。作图表示:  相似文献   
8.
崔:自2005年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每年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上编是对各个领域语言状况的调查研究,下编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与报告,其中包括年度新词语的发布。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人定胜天"的古代原本用法和现代通常用法,包括五个部分:一为一次小调查,这是引言;二为古代原本用法;三为现代通常用法;四为两种用法的比较;五为作者的几点议论.作者认为,语言历史发展表明,"人定胜天"已经先后出现了两种很不相同的用法.兼顾古今汉语的词典,"人定胜天"词条下面应立两个义项.对"胜"和"定"的解释,两个义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表达正误与三性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语言表达的正误和正误认定的原则。全文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表达正误”。文章认为 ,引导学生辨别表达的正误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做法之一 ,但是引导者切不可把“伪弊病说法”当作“真弊病说法”去对学生进行误导。第二部分是“三性原则”。文章指出 ,表达正误的认定必须遵守“三性”原则。这就是 :客观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研讨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