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晋王献之雅好曹植的《洛神赋》,一生中曾书写过数十次.王献之的“洛神”情结,与王献之的道教信仰、婚姻生活及魏晋的审美风尚有关.王献之笃信道教,有出尘之思,《洛神赋》所描绘的神仙世界合乎他的审美期待;王献之的婚姻悲剧与《洛神赋》所述爱情悲剧非常相似,王献之书写《洛神赋》,似为宣泄悲情;此外,《洛神赋》的“悲”、“美”风格,乃魏晋文艺的主调,王献之喜好《洛神赋》,当受时风影响.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艺术观在孙过庭的《书谱》里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继承。《书谱》的书法理想是"中和美",即提倡书法中"情"与"法"、"骨力"与"妍媚"等的和谐统一。《书谱》对书法的人格主义批评也受儒家艺术观的影响。此外,《书谱》"质以代兴"、"异质同妍"的书法风格观也来自儒家美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世说新语>为例证,分析了玄学对魏晋士风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玄学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魏晋士人人性的觉醒;二、玄学也深化了魏晋士人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互补.儒家推崇"中和"之美,道家向往"自然"之趣.王羲之的书法美学思想是儒道并蓄,因而使他的书法艺术兼具中和、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流行人物品藻,人物品藻注重对人物流品的划分、个性风格的揭示,并运用了"象喻"的品鉴方法.人物品藻的这些特点促成了当时书法批评中的流品论、风格论及其"象喻"法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貌寝"与"口讷"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个体特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特征与魏晋崇尚风姿与口才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考察,左思的不幸实与之有关。"貌寝"与"口讷"使左思内心十分自卑,但表面上看他又极端自傲,《咏史》反映的正是这种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7.
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对石崇的金谷游宴进行了形式上的模仿。这种模仿行为与魏晋士人追求雅逸的风气有关。石崇的金谷游宴带有世俗色彩,而兰亭雅集则期在精神享受,这是两者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在晚年"穷名山"、"泛沧海"之事。这并非一般的山水之游,而与其道教信仰有关。王羲之所游之"沧海",很可能在东海中的舟山群岛。  相似文献   
9.
魏晋书法的率真、简淡、妍美等风格,与<世说新语>所展示当时名士求真、尚简与爱妍的趣尚互为表里.考察<世说新语>,将有助于我们解读魏晋书法.  相似文献   
10.
东晋文学家、大书家王羲之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生命意识具体表现在痴迷道教,以增加生命的长度;以契阔谈宴、诗酒风流等行为,增加生命的密度;希冀建功立业、人格独立、精神不朽,以增加生命的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