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主义的法是人民意志的表现,法律必须以社会为基础、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这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在我国新宪法中的体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档案管理是对各项文书、信息资料进行规范化的整理,以便后续查找和借鉴。那么从工作内容上看,文秘与档案管理有密切联系,二者应该紧密结合,并做好工作上的衔接,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一体化工作。因此,本文主要探索现代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衔接方式。以期实现二者工作的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3.
“超越”具有更为广泛、深邃的内涵,是人类及其社会特有的品质和机制,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现象,宪法文化具有同样的品质。中国文化具有“内在性超越”的本质属性,宪法文化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具体体现在宪法序言和条文的规定中。深刻体认这一特点,是现行宪法进而贯彻实施宪法不可或缺的哲学基础。中国宪法文化与西方的宪法文化形成鲜明的反差,西方宪法文化是“外在性超越”。这两种文化特点各有所长。中国在发扬“内在性超越”宪法文化优势的同时,也要吸收“外在性超越”注重制度性的约束机制的特长。  相似文献   
4.
<正> 宪法具有极大的权威和尊严,这是宪法学者普遍承认的宪法应具有的基本特性之一。维护和尊重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也是各国立宪一般都遵循的基本原则。可是从我国过去的立宪实践上看,却没有对这个问题给予应有的注意。我国宪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之所以没有得到认真的遵守和执行,和宪法在这方面的不完善状况有很大关系。通过认真总结我国立宪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这次修改宪法,对于宪法的尊严问题给予高  相似文献   
5.
法学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近现代宪法与宪政所赖以建构的哲学基础是以个人为本的自然法思想。自然法思想中所蕴含的个人主义、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以及由此引申开来的个人的志向、价值、福祉、安全等价值观念,构成了近现代宪法和宪政所建立和发展的最高原则和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6.
探讨法治与反腐倡廉内在的价值蕴含,如何以法治保障公众参与反腐倡廉,以及拓展公众参与反腐倡廉的途径和形式等问题,对于法治、民主、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问题”是宪法学中一个古老而又未被彻底研究过的问题,它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本质、特点,以及实施机制中与国家主权者的“决定”或“决策”密切相关的政治现实。具体说来,西方宪政发达国家创造出来的成熟宪法发展机制、新兴国家宪政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的社会环境的局限性、政治权力限制与反限制的悖论、理性的政治决策、心理上非理性等诸多理论与实践的因素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8.
私有财产权是保障人权、建设法治的基石,又是促进经济繁荣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私有财产权保障构成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民拥有的私人财产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公民有了私人的生产资料,宪法第13条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群众保护私有财产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宪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权保障制度:明确了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确定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基本原则;重申了私有财产权的内容及界限应当符合法律;增加了征收补偿条款,从而形成了由保障条款、限制条款和征收补偿条款构成的较为完善的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宪法实施的不力很大程度是因为宪法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和缺乏可操作性。要使宪法监督真正获得实现,必须走宪法监督司法化道路。另一方面,宪法监督中司法权运用问题的研究亟待加强。因此对宪法监督司法化中司法理性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美国在这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法》在30年前的颁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里程碑.《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蕴含的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和谐统一、水乳交融的价值内涵历久弥新,在当代及今后尤其值得彰显,这就需要在当前及今后旗帜鲜明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并大力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使该法在保障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