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识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知识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文化困惑。囿于各自学科的界限,自然科学工作者和人文科学工作者都习惯于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引以为豪,而对对方的研究进行质疑和批评。在高等院校里,这种分歧更为明显。作为一个东西方共有的现象,"两种文化"之争已经引起人们的警惕,知识界也不断地对它进行反思:一方面论证科学的人性基础,阐述科学的人文特征;另外一方面,强调人文学科要加强科学意识,以使人文精神尽可能与科学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的宗旨是打破学科壁垒,关注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高研院名家讲坛第十四期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陈嘉映教授作了题为《常识与理论》的学术报告。陈教授运用很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事例,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常识"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常识是与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相对而言的。理论依据常识的道理,但有时又与常识发生冲突。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渐渐地远离常识,不为常识所理解。但是为了教育的目的需要把理论用日常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得高深的理论知识不断成为常识。陈嘉映教授的讲座融科学和人文为一体,具有较好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人工语言产生的原因和历史,介绍了弗雷格、罗素等人对逻辑语言的基本构想,讨论了人工语言、逻辑语言、自然语言几者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逻辑语言是逻辑研究必需的工具,它与自然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不同,自然语言是全方位的,结晶着我们对现实的直接理解,因此,逻辑语言根本不能取代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人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宇宙论:大地是球形的,是地球,处在宇宙中央,有若干天球围绕地球旋转,恒星和七大行星分别镶嵌在这些天球上.希腊的天学或宇宙论是希腊自然哲学的一部分.要彻底改变希腊的天学观念,需要彻底改变希腊的自然图景.更有甚者,需要把自然哲学的思考方式转变为近代科学的思考方式.哥白尼通常被视为近代科学第一人.本文介绍了科学史家对哥白尼革命的看法,并提供了作者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
科学理论既能解释已知的事件,也能预测未来的事件。预测得到证实是科学理论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但哲学理论却不能产生预测。本文围绕这一区别探讨假说、预测、自明、规律、机制等概念并借以阐明哲学理论和科学的某些深层区别。科学理论以假说的方式提出,推论出某种可预测的现象,反过来靠这一预测是否实现来判明假说是否为真。之所以采取这样迂回的步骤,是因为我们无法直接判明最初提出的理论是真的是假。哲学关心的则是本性使然合乎道理的东西,而不是建构某种假说以合乎某些资料。哲学理论完全是解释性的、理解性的、和预言毫无关系。参照科学理论的建构方式,用预测能力来要求哲学,是从根本上误解了哲学理论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阐发是指说出作者不曾说但会说的。只有知道作者都说了什么,说的是什么,才能设想作者会说什么。无论怎样努力把经典阐释得有意思、有意义,都是严格受到文本限制的。解释的可能性蕴含在作品之中。深刻的作品无论有多么重要的当下现实意义,它都不自限于此。由于其深刻,它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意义、得到有意义的阐发。时空间隔、阅读者对作品的间距,产生出一种积极的作用,使作品从某种特定的阅读中解放出来,使作品之为独立的作品这一点彰显。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和近代物理学都是physics,但却是两种有根本区别的研究。自然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自然哲学较多依赖于一般的经验与观察,而近代科学更多依赖于借助仪器进行的观察和通过实验产生的事实。自然哲学的目的是理解基本事物一现象的所以然,主要通过对自然概念的梳理来理解自然现象;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则以建构技术性概念来说明自然现象。自然哲学以形而上学为原理,而物理学则最终要抛弃形而上学。要读懂自然哲学著作,读者需要有良好的思考训练,但无须任何特殊学科的技术准备和专门的数学训练。自然哲学每个体系更多地展现出某个哲学家首创的总体解释,而不在于为这一学科的知识积累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科体制下的哲学家、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在西方学术体制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学科,始终受到了“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哲学”这样的质疑性挑战。而如何在现有的学科体制下充分展现中国思想的独特价值,现在的哲学教育如何适应我们时代的需要,又是上述大课题下的子课题。从发展前景看,中国智慧的独特性和哲学的学科规范学之间存在着张力。同时,就哲学本身而言,向我们这个时代敞开问题的论域则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之所在。因而,如何协调哲学的专业训练和哲学的创造性,则是当下哲学教育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们用语言思考吗”这个问题开始追问,围绕“语言决定论”和“思想语假说”这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提出质疑。本文指出,“用什么思考”的意思不是“思考时心里浮现了什么”,而是心智活动通过什么表达系统获得直接表达。思考以语言为归宿——在言说活动中,多种多样形式的心智活动通过一个单一形式的公共表达系统获得表达;这种表达是未成形东西的成形,而不是一种现成物转换成另一种现成物。本文借用交通系统来理解表达系统,进一步阐明以上论点。立足于以上基本思想,本文分别对“动物的语言”,“形象思维”、“内部语言”、翻译、“普通语言”,“找词儿”、“言不尽意”等多种题目展开讨论。言说活动一端连着言说者的种种经验,另一端连在语言上。语言不决定我们的思考;但说话的动物习惯以语言为归宿来思考,因此,语言参与塑造我们的思考。用英语、汉语、几何图形思考,思考会各有不同。本文更进一步说明,虽然字词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表达系统,这却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经验都可以通过字词语言获得充分表达。  相似文献   
9.
关于成对概念,现在流行着一大套说法,例如:本质/现象、主观/客观等二元性是西方哲学特有的痼疾;西方人重分而中国人重合,一个主要证据就是西方哲学采用两分式的思维而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应当克服二元性,能够克服二元性;要么改变概念思维统治哲学的局面,改而采用诗意的思维,要么,假若哲学真与概念思维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就干脆结束哲学。这些提法,我以为基本上是错的,或可疑的,或不中肯的。一个突出的可疑之点是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个课题名目繁多,对立概念、成对概念、对立思维、两极性、二元、二元宿根、二值性、二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