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南北朝初期,中国内地佛教判教思想兴起,目的是纠正佛经翻译的杂乱与矛盾,建立统一规范的佛经系统,后来发展成运动潮流。判教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功劳。魏晋南北朝"毗昙""般若""涅槃"三大思想体系统摄中国佛教,毗昙学属于小乘佛教体系,是西域龟兹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后来判教中突出了大小乘的纷争。至隋朝大乘佛教已占据统治地位,小乘受到排斥和打击,中国内地小乘佛教从此一蹶不振。龟兹佛教也受到巨大冲击。此后,在中国佛教史中,龟兹佛教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近代龟兹佛教遗产的发现,引发了对龟兹佛教的追忆和重新审视。但判教形成的固化观念,还在约束着龟兹佛教研究的开展。对龟兹佛教和石窟的再认识、再研究,必须摆脱旧有观念的束缚,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和观点,以现代社会科学的视野和研究方法,揭示龟兹佛教及其艺术的更深广的内涵和特色,正确认知龟兹佛教的历史价值和地位。这些研究成果,必将对客观阐述中国佛教史和世界佛教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3.
哲学能否指导科学技术特别是自然科学是我国哲学界经常探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建国初,在科学技术领域开展学术批判,许多科学理论受到哲学的“裁判”;文革中,哲学“代替论”盛行,科学技术又遭劫难。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深深认识到哲学“裁判”和“代替”科学技术的错误,开始了对哲学和科学技术关系特别是哲学能否指导科学的重新认识。从目前的争论来看,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哲学能指导  相似文献   
4.
老友退休之后,怡然自得,闲适思动,与家人一起去山东旅游,参观了孔庙、孔林、孔府,攀登了泰山,踏上了蓬莱,游览了青岛,所到之处,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他们乘兴而去,“久欲齐鲁游,而今得愿如”,又载乐而归,终于圆了多年的“齐鲁之梦”。  相似文献   
5.
霍旭初 《西域研究》2004,(4):105-107
21世纪伊始,国外有关新疆佛教文化的研究活动比较活跃,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接连召开,我应邀参加了几次国际学术讨论会。通过中国内地和新疆学者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展示了中国关于新疆古代文化研究的成果和水平,了解到国外有关新疆古代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情况和新信息,同时也促进了各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我们进一步开展新疆古代文化研究探索有积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在众多的讨论课题中,新疆石窟的研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现主要将有关新疆石窟研究讨论的情况和收获做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6.
霍秀媚 《探求》2005,(5):23-25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否过时?《幸福》杂志的回答是:抛弃名称可以,丢掉精神不行。 安纳格设备公司总裁雷·斯达特对TQM精神所作的解释是:“全面质量主要包括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霍秀媚 《探求》2006,1(2):19-27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但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趋同,相反,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冲突明显,而文化冲突的核心却是价值的冲突。在全球文化发展中,为避免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弱势文化,我们必须将文化的民族性置于世界性的观照下,融入世界的主流文化中,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中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建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双重安全风险预防控制机制的基本概念及在煤矿井下建立双预控体系的必要性,以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分级管理、隐患调查管理、安全管理决策支持为基本研究内容,以信息化管理为研究手段,从集团层面和矿山层面分别介绍了双预控体系的建立和实现,为煤矿井下双预控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矿山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东北地区的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物质载体表现,从其外化形态上看属于物质文化范畴,而从其内在形式上看却又具有非物质文化的属性。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民间美术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主要由东北地区游牧民族所创作出来的璀璨文化和民间艺术,由于后继乏力而处于濒危状态。因此,研究与保护东北地区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