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所谓“隐逸”,即是隐居避世,不肯为官之义。并不是所有躲进深山老林的人都可以许以“隐逸”二字的,它只能用来称那些具有做官的资格和能力,但又不肯做官而隐居进山林的士人。倘若本来就只是一个农夫樵子,无论他躲进怎样幽深的山林,怎样的不与世人往来,恐怕直到老死也不会被人们称为“隐逸”的。所以,隐逸行为只是我国古代士人阶层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在我国古代一直绵延不绝,而以魏晋六朝时期尤为兴盛,蔚为一代风气。例如生活在东晋末的大诗人陶渊明,他抛弃了彭泽县令的官职,跑到乡下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其间写下不少描写…  相似文献   
2.
《诗经·关雎》篇主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诗经》之首的《关雎》篇,历来为治《诗》者所重视.封建时代均解说其主旨为赞美“后妃之德”,但这一解说在现代颇遭非难.认为其系封建道德说教,故多不采信.本文从考察周初进一步强化父权制,扫荡母权制遗风,以建立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内容的宗法制度入手,结合历来对《关雎》文本训释的辨析,认为美“后妃之德”实为《关雎》篇主旨之正解,它深刻反映了殷周交替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六朝文》是清代道光年间许选编的关于六朝骄作文的一个简明读本,颇为行世。清末黎经诰氏为之笺注堪称详赡,然其中尚有一些失误。本文即列举其注“九龙将瞑”、“金刀掩芒,长淮绝涸”、“人非新市,何处寻家”等九例予以纠驳,并指出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大抵在于过分泥守个别词语,而不从全文来通察原作者造语行文之用意所致。这种“释事而忘义”的现象在旧法中是一个通病,今日之治古籍者对此不可沿而不察。  相似文献   
4.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也参与到了历史上聚讼纷纭的“李杜优劣论”这一著名公案中。本文认为,综观元好问一贯的文学思想,他所持的是李杜并尊的观点:既反对扬杜抑李,也绝不会扬李抑杜。其第十五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云云,既是对李白诗品及人品的赞扬,同时也是对相传为李白所作《戏赠杜甫》一诗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略论李邕     
李邕是盛唐时期在文坛上有着崇高声望与巨大影响的人物,他直言极谏的政治品格,爱民疏财的仁义举动,能文养士的领袖气度,驰猎自恣的豪侠生活作风等,正是盛唐文士极其张扬个性,扬厉奋发的精神风貌的突出表现。在文章创作上,他是盛唐时期的一代文宗,其文章风格具有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象恢宏,气势充沛等特征。置于文学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李邕是改革南朝文风,推进古文运动的一位杰出代表。但是长期以来,对李邕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这应该说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疏漏。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试卷库考试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教考分离的目的在于杜绝教学不规范的诸多流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考分离”的关键在于,首先,试卷库必须有足够的库容量,能够充分、完整地覆盖教学大纲。其次,每份试卷要注意精心选择和组合试题,使之能够均匀地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环节。而且,任何一试题均不能雷同出现第二次(这是保证试题容量的有效手段)。其三,试卷库制作完成之后,即应交给相关管理部门,制卷人就此与试卷脱钩。以下诸如抽取某试卷作为付考试卷及其印制等过程,制卷人均不介入。具备上述几点保证,方可称之为“试卷库考试制”。笔者认为,这种考试制不但可以杜绝教学不规范的诸多流弊,而且还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骆礼刚 《学术研究》2003,(12):144-147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其中把汉魏迄于盛唐之诗喻为临济宗,是最上乘的诗,而把盛唐以后之诗喻为曹洞宗,是次一等的诗。这个比喻在后世不断遭到攻讦,认为严羽根本不懂禅学而胡乱设喻。因为临济宗和曹洞宗均出自南宗禅,后世认为两者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但通过考察南禅各宗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自从南宋以来临济宗确乎是禅家各宗中最为兴盛的一宗,甚至处于一枝独秀的局面,这是连禅门弟子也公认的不争的事实。严羽的临济、曹洞之喻,是援自他当时所看到的禅门实际状况,而后世对他的攻讦,反倒是不明禅宗发展历史情况的错误批评。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23日至25日,"首届中华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砚都"——广东省肇庆市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传承、创新、合作、发展"为主题,旨在研究和弘扬中华砚文化的优秀传统,促进全国各大名砚之间的交流,发挥"中国砚都"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大会共收到论文63篇,编印了约有35万余字的《首届中华砚文化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安徽、山西、甘肃、山东、江苏、  相似文献   
9.
中唐李肇《国史补》载,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崔颢曾因为《王家少妇》一诗,遭到当时文坛名宿李邕的怒斥。本文分析此诗的内容,结合当时进士行卷的风气,以及考索李、崔二人生平相关事迹,认为崔颢以《王家少妇》干谒李邕,诗作以夫妇关系设喻,由于二人年辈、名望、身份地位均颇为悬殊,崔诗比拟不当,故遭李邕怒斥“无礼”。  相似文献   
10.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过去在文学史中,通常是把他划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来介绍的,这种划分虽然可以概括王昌龄很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作,但却不能反映王昌龄诗歌的完整风貌。而且,这种划分显然还掩没了作为年辈较长、诗名早出的优秀诗人在盛唐诗歌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闻一多曾说:“王昌龄的诗,在文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何以如此云,闻先生却言而未申。笔者检阅了若干有关的文献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