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治访循环"现象的生成逻辑——基于宏观政治环境与微观行动相结合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上访反映问题,相关部门的治理,到问题的初步解决或拖延,再到出现遗留问题或产生新的问题,再引发上访者越级上访进一步反映问题,相关部门再治理……由此,形成了治访循环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放在国家的宏观政治结构与微观行动相结合的视角才能理解。因此,仅仅依靠信访制度的改革还不足以消解这种现象,而且还需要在范围更为广阔的体制领域内进行结构性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表演型上访”:作为弱者的上访人的“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利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8-24
构建"表演型上访"的解释框架,旨在解释作为"弱者"的上访人采用何种武器进行利益表达的问题。上访人之所以采取"表演"的方式来作为上访的武器,与上访目标的确定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关,而深层次的根源还在于国家宏观的政治结构与上访治理方式的非制度化特性。上访过程的表演性凸显,给信访的制度化吸纳增添了障碍。因此,推动实施宏观政治结构的变迁与制度化的信访治理方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信访的政治:民众表达与国家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利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1):1-6
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平衡机制来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有序运转,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内容。作为一种民众诉求表达方式的信访,在实际运作中充当着国家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从而构建了国家与民众之间互动的场域,民众的表达与国家的治理便转化为一种宏大的政治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内涵。揭示这种内涵对于把握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利益表达的信访之行动逻辑——一个解释框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利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1)
信访的生成与行动隐含着隐秘的机制,透过政治发展水平与国家能力两个纬度可以作政治制度类型的理想划分.不同的政治类型,其民众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在国家能力强政治发展水平强的政治制度的类型的国家,民众的利益表达一般可以通过司法路径来实现;而正处在国家能力与政治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以信访的方式来作为民众权利救济的一种补充手段.因此,在增强国家能力的同时,推动政治发展水平的提高是民众利益表达制度化吸纳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村民自治”研究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利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3(3):46-50
进入 2 1世纪 ,村民自治研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研究的路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村民自治引发的诸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 ,其中以村级治理、村民自治中的乡村关系和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等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在研究理论的偏好上以及在对村民自治制度相关问题的分析上还显不足。可以预计今后村民自治研究的走向是 :关于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等诸问题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研究的方法选择上将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农村选举中,委托投票、半竞争性选举与基层弱民主化治理存在紧密关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由于乡镇对选举结果控制逐渐弱化及村民参与选举积极性的提高,村委会选举的竞争性有所增强,但又因农民流动性的增强,导致了委托投票现象普遍,从而改变了村委会选举的逻辑,使之呈现出一种半竞争性选举的态势。此举虽然有助于促进中国基层的民主化治理,但它在推动选民参与的广泛性、平等性以及保护性等方面仍然比较弱。因而,半竞争性选举对应的是一种弱民主化治理。竞争性选举才是中国基层民主化治理的应然选择,也是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农业税取消后,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国家以“项目制”等方式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促进了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然而,这种旨在惠民的工程,却因项目资金配套性转移支付的运作模式而产生农村集体债务,进而转嫁给村民,成为新时期农民负担的主要来源。项目进村及所引发的意外后果,对基层社会的治理结构和环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赣西北A村村民在林改过程中出现的林权纠纷的调查与分析,揭示了底层民众在利益表达过程中所隐藏的行动逻辑,即草根动员下的参与、非对抗性的抵制以及道义的守护,彰显出底层民众在宏观破治环境下的自觉适应与调整,以增加风险最小与利益稳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也蕴涵着底层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集体行动的可能所涵括的政治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地产权的制度性安排是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结构体制相一致的,体现了单一制国家中政治上集权行政上分权的必然特性。由于受宏观政治结构环境的影响,农地产权安排的三元结构在实际的运行中最终倒向了二元结构。这种倒向一方面进一步削弱了农户的博弈能力,另一方面则增生了赢利型经纪,从而加剧了农村社会的分层与分化,并增加底层民众持续的利益表达行动的冲动。因此,在农地产权制度调整的同时,进行宏观的结构性变迁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要求依靠工农群众对党政机关的各级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民监督制度在实施中仍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指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在制约监督机制中运行.落实胡锦涛提出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转变政府职能是前提,权力的局部分解是关键,党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是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