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关于政府与服务在理论契合方面的误解。本文阐述了政府与服务特性的显性不兼容,认为政府强制可以成为服务实现的有效工具。基于此,笔者分析了两者进行契合的原因并从新时代政府角色的定位中论述了政府与服务的有效契合方法——在政府管理中处处突出服务宗旨,在服务中进行适当政府管理以保证服务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市场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进 《南方论刊》2007,(10):16-17
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在我国刚刚推行,其发展必须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环境,尤其是要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的自身特点。因此,我国发展工程担保制度必须对这一现实环境加以分析,找出其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从而使中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能够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曾进 《现代交际》2005,(3):52-53
一场印度洋海啸带走了15万人的生命,也将世界所有人的目光和关心集中到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南亚地区。捐财、捐物、捐爱心,美国国内的反应和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并无二致,但一些细节仍然能透露出美国国民性的与众不同。 1月7日,NBA达拉斯小牛队的老板马克·丘班建议取消1月20日总统布什第二任期就职典礼,将典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建国以来中国电信资费的规制制度进行四个阶段的划分,总结了每个阶段的资费政策和资费内容以及用户规模的发展。从实证数据上分析了每个阶段中国电信企业的经济效益,计算了电信用户每个阶段末期的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资费的市场平均价格,并对规制机构进行了管制成本趋势分析。得出了中国电信企业、电信用户和规制机构的利益在规制制度变迁中是保持增长的结论,中国电信资费的规制制度变迁是属于帕累托改进的,它不仅激励了电信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提高了电信用户的利益,而且降低了政府实行管制的成本,有利于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正> 1993年6月13日—19日,世界质量大会和国际质量科学院年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隆重召开。世界各国著名质量专家会聚一堂达成共识:质量管理从单纯追求TQM(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发展到注重公司质量文化;质量控制从提高合格率发展到PPM(百万分之一不良度)阶段;质量改进从产品(服务)质量的改进发展到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改进。复关后,我国产品质量面临严峻挑战,要参与国际大循环的“世界级”竞争,不仅要有过硬的“硬件”产品质量,而且还必须有与之配套的“软件”质量体系,以确保产品质量,并需取得第三方国际权威机构对质量体系的认证。在“迎接21世纪挑战——中国质量战略高层研讨会”上。一些权威人士提出了把“质量立国”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的远见卓识。为此,我们必须推进“质量兴国”战略,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顺应体系认证国际惯例,创建自己的名牌产品,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创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曾进 《统计与决策》2008,(10):133-135
文章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2002~2006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商业银行的竞争态势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绝对竞争优势和相对竞争优势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导致处于劣势的问题所在,并对商业银行业的规模有效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于企业来说,再好的思路,再正确的改革措施,归根到底要靠人去实现,全员的信心,企业的精神,是企业走出困境、再创佳绩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 一、六必知 1.质量波动原因必须知道; 2.职工思想心态必须知道; 3.职工社会活动必须知道; 4.职工兴趣爱好必须知道; 5.职工家庭状况必须知道; 6.职工疑虑苦闷必须知道。 二、六必谈 1.职工情绪低落必须谈话; 2.职工出现异常必须谈话; 3.职工出现违纪必须谈话: 4.职工出现失误必须谈话:  相似文献   
10.
赵先生名熙字尧生,别号香宋,四川荣县人。一八六七年(清同治六年丁卯)九月十三日,生于荣县北郊的宋坝。家世务农,祖父国璧,父晓楼,均就乡居课蒙为业,两兄劳动,母亲织土布种蔬菜以佐家用。先生幼聪颖,五岁便从父亲读论语、孟子、诗经皆能成诵。十二年遍读左传、戴记诸书,开始作诗文。一八八四年十七岁入泮,暂遵亲意,在乡塾教书。终以山县见闻不广,亟谋外出深造。家贫无钱,老母卖了她仅有的嫁时空心银镯一只,作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