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目前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主要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这必然要带来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垃圾分类回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出路.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难以实施的症结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理论研究缺乏和政府的工作力度不够.日本具有很好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即国家政府重视、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完备、有切实可行的削减目标以及对居民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教育等,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环境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日本环境社会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进行了评析。环境社会学起源于20世纪后期的环境运动,美国及日本的环境社会学研究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本文在对美国和日本相互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日本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历史沿革、特征及两部重要的著作,指出了日本环境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有三:显著的本土化特征;内容针对性强但范围相对狭小;偏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而缺少理论建构。日本环境社会学研究对中国的社会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工业系统发展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工业系统生态化的背景、目标和特征,最后通过分析共同知识规则的建立、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技术行为多样性和组织模式创新的动因四个方面.揭示了工业生态化演进的制度变迁机制。  相似文献   
4.
明朝中后期,中国封建小农经济发生质变,使财富、商道、义利等经济观念相应发生变化.徐光启处于封建统治的中枢,他一方面主张以儒家正统的贵义重义、崇公黜私等德性主义伦理思想来挽救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分裂和行为失范;另一方面又摈弃前代耻言功利的思想,开始关注国家财富与百姓的日用民生,使其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德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双重维度.这两种维度以他的“经世致用”的核心理念和“权宜变通”的思想特质为基础实现圆融、统一.  相似文献   
5.
对“适度消费”概念的不同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学术界对适度消费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适度消费概念提出质疑:已有的适度消费概念存在模糊性、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完全一致等问题.指出在家庭的小范围内适度消费概念与可持续消费概念并不完全排斥,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可持续消费并不主张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建议就社会的整体意义上用可持续消费概念来代替适度消费概念,并应该加强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宣传,使其能融于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可持续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述可持续消费的基本理论及其消费原则,找出可持续消费实现的基础.从而明晰了人们的消费哪些是可持续的,哪些是不可持续的,进一步规范了人们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7.
把当代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与欧美文学相比较,可以发现当代中国文学中环境文学的失语。当代中国文学没有形成环境文学的整体体系与文学类别,但是挖掘其未来发展的基础与因子,可以找到构建当代中国环境文学的土壤与途径。本文从文学评论、作家创作、作品主题、读者群体四个方面提出了建构中国当代环境文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9.
关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化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指出这是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大难题 ,无论是解决垃圾围城的现象 ,还是想从根本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都必须要对垃圾的回收和利用予以充分地注意。就如何能使垃圾回收形成产业化进行了理论探讨 ,提出了一条较为可行的思路 :即在城市中实行垃圾投放的收费制度 ,以此经费来聘用清洁工人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对居民进行垃圾投放和垃圾收费的教育以及对以使用垃圾作为原料的企业和工厂 ,政府应该在诸多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使其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0.
从对历史上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年龄的研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自 16世纪以来 ,伴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 ,科学家发表他们的重要学术著作的年龄有明显的提前趋势。针对这种现象 ,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并对未来的趋势作出预测 ;同时结合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的情况也提出一些建议 ,对我国的人才管理和培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历史上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年龄的研究@李侠$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6 @王子彦$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