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在1980年代的十年间,中国大陆的文学、艺术、电影、政治书写经历了一场河流话语的大爆发,这股“河流热”既记录了1980年代社会、文化、美学,以及政治征候与创伤,更彰显了后毛泽东时代民族理想主义冲动的社会—文化想象。这股“奔向大河“的冲动与书写尤其激励我们去追问与此相关的一连串问题。为了阐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水缘诗学”(poetics of navigation)作为一种分析性概念来考察在海子、骆一禾及昌耀的抒情诗中对于民族河流认识学上的建构。与其把河流的景观仅仅视为象征物或待破译的文本,毋宁凸显河景的动态表现,以在窥探其隐藏于对民族河景重绘的史诗冲动。构成这一独特“大河漫游奇景”(excursive scenario)的实质在于运用过度抒情的热望来创造史诗,借由河流的幻想性形象,重绘后毛泽东时代的空间及地缘政治的民族身份。因此,他们所赞美的河与水的疗法以及神话诗性的力量,构成了1980年代的文化乌托邦主义的真正内容与欲求达成的深切焦虑。  相似文献   
2.
"无家可归"是20世纪文化统摄性的精神危机状态,而对"家园"的刻骨追索则是20世纪世界诗歌的不懈主题。"还乡"意志与冲动催生了世界最优美的抒情诗以及诗人们对"乐园图景"的异质想象。这种"乐园幻象"对"中国象征主义之父"李金发来说尤为刻骨铭心,深深刻写在他早期的离散诗篇中。以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为例可侧重考察:早期中国诗人如何在"异乡"的自我放逐以及对"原乡"的乌托邦的幻化作为解救自我危机的策略;当这批带着现代西方文化对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批判性否定态度的中国诗人在返回到一个完全别于西方社会的前现代化农业国家以后,其先觉意识或超前意识与本土现实情境的对峙性矛盾以及诗人如何为寻找其真正的精神家园而还乡并由此而产生的内在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3.
一百年来,西藏一直被西方奇观化,被构想成一个神秘而充满无穷魅力之地。正如爱德华·赛义德批判"东方几乎是欧洲的发明"一样,西藏其实也是西方帝国主义的视觉虚拟化和叙述浪漫化的产物。文章选取了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试图从景观视觉构成的角度去窥破西方帝国如何编织西藏为"世外桃源"的隐形密码。文章引用了一些有关后殖民、种族/民族的论述,探讨了景观构造与权力的纠缠,剖析了从海景到山景演变的浪漫景观美学,重新审视了这种文化想象中所注入的生物权力的问题。文章认为:西方对西藏为"香格里拉"的极端迷恋并不反映西藏本身的令人不安的现实,而是西方帝国自身的身份及文化危机,西方帝国主义的环游世界观不仅异化了西藏的自然景观,而且镂空了西藏文化及宗教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