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汉译英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然而我国英语学习者汉译英翻译能力普遍不高,这将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语块理论与翻译具有关联性,对语块的利用能增进汉英翻译的地道性,能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利用语块理论能有效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汉译英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和“产出导向法”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念,具有良好的融合基础。“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可从教学理念的契合性,教学流程的借鉴性和教学内涵的互补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构建出“三阶三面三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耶稣基督是西方文学中的原型形象之一,耶稣形象对西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在西方文学中多有耶稣基督的隐喻形象。基督精神作为西方文学的精神底蕴,不仅体现在它在文学中的核心性的力量.同时也体现在它是作家表现理想、批判世俗的尺度。  相似文献   
4.
与莎士比亚的其他剧作相比.其罗马剧《袭利斯·恺撒》中的“市民”形成了一股与悲剧主人公相抗衡的力量.“市民”在一定的意义上决定了悲剧主人公的成败,莎士比亚的剧作在如实地反映了市民的作用基础上,更多地揭示了剧中“市民”身上的好恶无常、偶象崇拜、无意识的生存理性的集体心理。  相似文献   
5.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既写了建筑之美被恶俗趣味减损,同时也写了人之美被情欲亵渎。同时,小说提出了一个正当地对待美的态度:敬畏。其具体内涵是在生存论意义上审美主体要接受与美之间的距离,将美当作薇依说的"看着而不向它伸手的水果",同时在进入审美之境中弃绝盲目的想象。  相似文献   
6.
尼采的审美主义是一种反基督教的世界一人生观。他的审美主义和基督教的救赎学说都是发轫于对人生生存 悲剧性的理解。但是,与基督教承认人的生存之超验性基础相比,尼采经营的是感性本体论。在拯救上,基督教宣扬跟随基 督,尼采则以超人为人类目的。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学既揭示了爱情背后总是隐藏着死亡阴影的这一事实,同时往往用爱作为武器来战胜死亡.而受到基督教精神浸润的文学作品则更为强调要践行基督教的爱上帝和爱人如己的诫命,如此,才能与基督同死同活,在挚爱中得到救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