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后现代公共行政以反叛和解构为其旨趣,直接地指向现代公共行政本身。行政公共性作为现代公共行政的本质属性,首当其冲地受到后现代的反叛和解构。但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并非一种虚无的事实,而是与现代行政公共性完全不同的一种事实;它包含于碎片、差异、多元之间,在制度层面表现为公共治理。公共治理在其中展开的环境与语境,构成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发生的场域,它是一种公开、实在、共同的场域,可以称之为"阳光之幕"。后现代公共行政是该场域中的游戏,它需要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又需要政府提供服务,从而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得以实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理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四类:统治型结构、授权型结构、管理型结构、共治型结构。共治型结构作为社会治理结构演进的最后和最高阶段,体现着共和主义的价值理念。公民争取公共治理权利的斗争,构成了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根本动力,推动着社会治理结构从统治型向共治型发展。我国社会治理结构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治理结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结构是其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腐败现象的漫延和廉政建设的呼唤日益成为议论的焦点。坐而论道的学者本着关爱社会的良知对此一问题亦给予了相应的理论关注和评说。章育良、陈宗榆撰写的《廉政建设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与反腐败研究》(以下简称《廉政》)一书即是顺应反腐倡廉潮流的理论成果。该书系“湖南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走向对世纪论丛》之一册,共6章。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工程与反腐机制建设的理论问题,新意迭出,可备一说。关于廉政的含义。人们往往把廉政狭隘地理解为廉洁政府,这是不够的。廉洁是人民对政府的起码要求或最低评估线,人民纳…  相似文献   
4.
管理是以工作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可谓见仁见智。古典管理理论主张以工作为管理中心;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坚持以人为管理中心。实际上.在管理实践中,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之间是决定与反决定的关系。管理应以工作为中心,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根本目的;而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管理人、改善人际关系乃是实现以工作为中心之目的的手段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行政共和主义既是历史的自然发展,又是理论逻辑的必然演进.公民治理理论作为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前沿理论,可以看作行政共和主义较为典型的理论形态,但并没有充分展现行政共和主义的丰富内涵.从当代共和主义的视界解构公民治理理论,可以建构起行政共和主义的基本理念框架:以共有为基础,以共治为原则,以平等为秩序,以协商为方式.行政共和主义是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6.
公正作为德性——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性就是品质。亚里士多德把公正德性定义为公正品质,认为它是公民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事情的品质。公正德性是一种个体德性,但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德性,因此可以称之为“非个体的个体德性”。把公正解释为介于纯粹利他主义和纯粹利己主义之间的品德是错误的。罗尔斯的公正理论视正义为制度的首要价值,对亚里士多德作为德性的公正提出挑战,同样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民主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存在如何才算合理的问题,并且是个具体性、不确定性、风险性、高难度的问题。民主的合理性包括正当性与有效性两个基本维度,但其具体实践具有正当性与有效性,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合理的;相反其正当性、有效性的分歧与追求,皆可能带来正当性问题或有效性问题,并且可能造成两者相互冲突,从而导致民主的合理性问题。毛泽东立足国家和人民无支配自由的共同理想,把无支配自由作为民主必须坚持和捍卫的根本要义,超越了民主的正当性与有效性的不足和争执,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原理。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中国深受内外多重强制力量的支配,实现国家和人民免于支配的共同理想,需要党自觉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并坚守其免于支配的根本要义。在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中,“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根本政治路线,构成争取免于支配的政治保障;“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根本组织路线,构成争取免于支配的组织原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构成争取免于支配的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民主集中制政体是毛泽东根据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确定的,其根本任务是建设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实现共和国无支配自由的根本目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反映在民主集中制政体上,形成混合均衡的共和政体,因而共和是民主集中制政体的政治性质、核心理念和实践模式。本文认为,民主集中制是无支配自由与共和模式有机结合的德性实现;而两者的扭曲结合则造成民主集中制政体的蜕变,以致给共和国与人民带来无穷祸害和灾难。  相似文献   
10.
黄显中 《北方论丛》2006,(3):121-126
亚里士多德对公正德性的探讨却以理想的城邦共同体为背景,他设计的城邦是自然的伦理实体,而德性的生活是其形式或自然目的。城邦像一个有机体,但不是一个有机体。城邦优先于公民,公民对城邦负有义务。但公民作为伦理成员,有着广泛的伦理权利。因而,城邦的伦理秩序不是完全国家主义的齐一划秩序,而是以伦理实体为基础的自由平等的合作秩序。城邦公民是自由的个体,公民之间相互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