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2004年发起,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召开一次年会.2008年第五届年会由湖南科技大学主办,湖南省历史学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协办,于4月4日至6日在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举行,会议主题为湖南灾害史与社会经济发展,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史学工作者以及国家地震局、气象局、水利部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收到论文54篇.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08,(16):23-28
5月12日 14:28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 14:54 中国国家地震局确定四川汶川地震为里氏7.8级。 15时许 汶川驻军和武警部队就地开展救援,成为第一批出现在救灾现场的人民子弟兵。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下午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是由一次强烈地震、多次余震和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巨大灾难,造成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一般而言,4.5级及其以下的地震没有破坏性,6级以上为强烈地震,而8级及其以上的地震则被称为特大地震。据地震史研究专家推定,中国从古至今发生的八级及其以上的特大地震共有15次(含这次汶川地震),其中发生在清朝的即有8次,每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如下(本文的相关依据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联合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中国历史地震图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济宁市地震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健全完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和依法管理地震事业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决策探索》2008,(11):46-49
为什么汶川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 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局的专家认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质分布、地壳厚度、地壳运动速度差别很大,而这次地震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变化差别最大的带上,即南北地震带——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为地震密集带。  相似文献   
6.
6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之际,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苗崇刚就“灾后如何进行抗震设防”的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多农村的房子基本上不设防,这是中国的现实。近几年,国务院要求地震灾害防护区的政府,要推进农村抗震安居房的建设。此时,苗崇刚提到了新疆等地的做法。他说:“在新疆,政府按个统一的图纸,或者推荐性的图纸,集中培训工匠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26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以贪污罪判处原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杜甫来有期徒刑11年。每个官员犯罪都有特点,杜甫来的特点在于,他是从中国气我胆局机关“带钱下派”到北京市气象局的官员,却把从上级单位带来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与其他同样身居厅局级高官动辄上贪污百万甚至数亿元不同的是,他贪墨的数额却只有区区30万元,而且这些钱全部都是他从上级单位带来的。除此之外,杜甫来既无斑斑劣迹,也没有什么桃色新闻,这倒让人感到杜甫来这个贪官有点与众不同了。  相似文献   
8.
2013年,我参加了《当代老年》举办的“我经历的党的群众工作”征文活动,所撰写的《难忘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在第11期杂志上刊发后,12月22日,我收到一封“省地震局转苗正新老领导收”的信,寄件人是“孝感王树章”。信里说:“我在《当代老年》上看到您的名字,实在太高兴了。您身体可好?  相似文献   
9.
综合新闻     
《老年世界》2006,(20):34-34
中国科学家对沉睡了上亿年的远古冰川进行了综合考察,发现了珍贵的远古冰川泉水。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测定,水龄为9610年。  相似文献   
10.
《浙江统计》2011,(3):62-62
美国国家地震局官方数据显示,全球的年均地震次数不断递增,而且增势迅猛!第1世纪地震次数一共15次:第2世纪11次;第3世纪18次;第4世纪14次:第5世纪15次;第6世纪13次:第7世纪17次;第8世纪35次;第9世纪39次;第10世纪33次;第11世纪53次:第12世纪84次;第13世纪115次:第14世纪147次;第15世纪174次;第16世纪25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