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57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27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忠县“天安门”的悬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官不是官,但村官的权力却不可小觑,贵州乌当区新庄村的11名村干部在4年的时间里,采用虚报冒领和挪用的方式侵占村民利益,涉案金额竟然高达千万元之巨。。这宗案子露出水面,让整个社会都感到震惊——村官腐败已经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小打小闹了。  相似文献   
2.
村官肩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调查中发现,当前中国的村官面临着“权”、“利”、素质及心态等困境。这些困境的形成,是历史、体制、行政、利益及自身等原因造成的。帮助村官走出困境,使其承担起历史的责任,需要构建形成责任心的内生机制,提高他们的待遇,并从体制上解决其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3.
王似阳.男.34岁,中共党员,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到村任副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现任河南省汝州市汝南街道办事处怯庄村党支部书记。为回报衣食父母,王似阳胸怀壮忠,走出校门,融入“三农”。奋力拼搏,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村民绘画出一幅幅蓝图.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日前,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4.
于晓光 《理论界》2012,(9):17-19
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尚有一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力求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研究与对大学生村官心理现象的研究、宏观层面与微观方面的研究有机结合,以期研究成果更加翔实,更具科学性,更有特色,并提出了若干作者认为亟待实施又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却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度不够、农村实践能力不足、传播意识淡薄、传播知识与传播技能欠缺等困境。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效果,必须提高大学生村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推动大学生村官的知与行的统一,加强他们对农村的认识,培养其传播意识以及提高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体现出新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基于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的内涵进行阐述,提出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创新途径,以期提升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科学合理化.  相似文献   
7.
张文军 《河北学刊》2012,32(5):170-174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利弊得失尚未形成共识.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和理论逻辑来看,其积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但现行的政策导向属于反向激励和短期激励,不利于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正确的政策导向应当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正向激励和长期激励,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关系的战略高度加大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经费投入,可以借鉴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制度和国家、省部级等课题规划制度对大学生村官给予经费支持;推行大学生村官村民“合同制”和任职年限弹性制度,鼓励永久任职,大学生村官配额应重点向老、少、边、贫农村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8.
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大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以推动其快速成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大学生村官的概念,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及聘用期满后的工作流向中思考了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需求,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和人才需求、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紧迫性,要求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扮演着创业致富引导者、矛盾纠纷协调者、政策法律宣传者、精神文明促进者的角色。然而,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缺陷、制度保障缺失和农村社会环境复杂的制约。通过做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进、管、出"三个环节的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崔柳 《社科纵横》2012,(5):40-4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政府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大学生就业而推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是政府支农惠农的另一种形式。本文基于西部民族地区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着重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村级财务监管的必要性,大学生"村官"财务监管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并针对地域差异产生的特殊问题,借鉴与构建村级财务监管体系,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