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合考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及经济规模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以2005-2012年陕西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用LMDI分解法对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能源强度的提高和能源结构变化对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且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明显,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相对微弱;经济规模的扩张是陕西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人口规模的扩大对陕西省碳足迹的增长也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运用Arima-GM(1,1)组合预测和Lass模拟了碳足迹走势,并据此提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有序推进碳预算、发展智慧经济等控制碳足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回顾、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回顾我国农业碳排放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主要论点进行了归纳与简要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实证定量研究为主,缺少理论分析与概念阐述;测算体系未完全形成,测算结果差异较大;研究视野带有局限性,经济学思想植入不够;对策建议多空泛而谈,缺少针对性与可行性验证。进而,提出了今后4个值得探讨的研究视角:科学整合现有测算体系,编制中国农业碳排放数据库;广泛引入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多视角探讨农业碳排放与农业发展间的关系;强化农户碳行为方式研究,注重微观层面的制度设计与优化;理论联系实际,宏微观有机结合,构建差异化的农业碳减排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旅游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共同发展的基础,即低排放与高利用.湖南发展旅游面临着能源缺乏、旅游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通过对旅湘游客的问卷调查、游客碳足迹及旅行社旅游线路安排的分析,提出构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以期实现湖南旅游产业的创新和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魏德才 《学术交流》2023,(4):101-115
碳标签主要是指产品碳足迹标签,其运行依赖政府支持、市场推动、企业参与三大支柱。规制碳标签的运行,应以低碳、公平、效率为目标,应处理好法律属性、推进方式、规范选择三个焦点问题。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为保障碳标签健康运行,有如下三点建议:第一,根据我国实践明确碳标签认证的法律属性和主管机关;第二,明确碳标签运行以我国法定碳排放计量标准为基础;第三,由国务院颁布“碳标签运行促进条例”。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碳足迹(EmbeddedCarbonFootprint,ECF)是居民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测量比较困难。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对节能减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对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ECF)进行测算,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活水平效应较大,为正效应,对总ECF的贡献度是233%;碳排放强度为负效应,对总ECF的贡献度是一133%;消费结构为正效应,对总ECF的贡献度是9%。因此,政府应倡导居民节约消费,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注重交通项目的减排。  相似文献   
7.
在WOS的SCI-EXPANDED、SSCI和A&HCI数据库中,以“carbon footprint”或“carbon footprints”为主题词精确检索数据,利用CiteSpaceⅡ软件绘制国际碳足迹研究的知识图谱,通过分析其主要聚类及引文,识别与追踪其研究前沿的知识基础和前沿术语.结果表明国际碳足迹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的碳足迹管理、多区域投入产出与碳足迹、材料使用与碳足迹碳足迹约束、生物燃料碳足迹、排放转移、牛肉与牛奶生产的碳排放、碳标签和生命周期清单等三十多个领域.国际碳足迹研究前沿演进对我国未来碳足迹理论研究与应用有着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工业碳足迹研究及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碳足迹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 针对于江苏省工业碳足迹的现状, 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 借助Vensim PLE软件, 建立了江苏省工业碳足迹系统, 把系统分为人口、资源、环境、能源4个子系统, 特别考虑到人均GDP对教育的影响, 通过教育影响技术, 最终影响CO2 排放量。通过历史数据对江苏省工业碳足迹进行仿真, 并从不同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新能源发展情况等角度设置了4种不同的情景, 与原始情景进行比较, 对2005-2020年的工业碳足迹进行分析。从情景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要减少江苏省工业碳足迹, 必须加大力度开发新能源, 调整能源结构, 而技术进步对于工业碳足迹的减少, 效果没有前两者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低碳生活方式的内涵、特征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具有道德性、时尚型、科学性、健康性的特点。低碳经济早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就首先提出,是对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低碳生活方式的基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而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开始融化、雾霾现象严重等问题接踵而来,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生活方式尤其显得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