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文论是古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较为薄弱的一环 ,却又是联系唐宋文论与明清文论的纽带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余阙是一位少数民族作家 ,但他的文论对整个元代的文论有着深厚的影响。他对前代文论有因有创 ,有承有传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元代文论发展的大概。既强调“质” ,又不忽视“文”的文质观 ,逐渐摆脱了“论文派”与“谈理派”的偏颇 ,倾向于二者的调和 ,而其“文弊当革”的进步文艺发展观 ,更是他的创新之处 ,这一理论的提出 ,对当时文坛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对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两个重要概念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比较分析,对统计学的讲授和学习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 ,欧洲与亚洲之间、亚洲各国家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时 ,调和东西文化是欧洲和亚洲许多学者的共同期待。在亚洲 ,反应最强烈的是印度、日本和中国。印度和日本学者的呼应大大刺激了中国思想界 ,促使部分中国学者极力想找到中国在世界文化建设中的位置 ,而欧洲思想界的波动 ,则成为中国文化调和论者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近代功利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是对边沁等功利主义者思想的完善。密尔认为幸福是行为的目的 ,功用原则是评价行为善恶的唯一标准。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 ,他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被看作是规则伦理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实际上 ,他的伦理思想是对功利主义伦理与美德伦理的调和。这种调和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了两种伦理思想传统的各自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又为分析当代中国若干道德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选用多种防水材料,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研究各种常用防水材料对超轻粘土的防水效果,并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再将防水材料进行交叉组合,研究多因素对超轻粘土模型表面防水的影响,并将超轻粘土防水的具体方法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在办理民事申诉案件过程中,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促使双方互相谅解和妥协,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结案了事,已成为处理案件的主要方式之一①。但实践中,对这种结案方式缺乏分析、归纳和总结,导致认识与界定不一,没有最终形成制度体系。文章对这种结案方式,从概念属性、价值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非裁判性纠纷解决制度,有效化解民事诉讼纠纷,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室内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成功的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居住的基本属性,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居住者创造和谐愉悦的空间氛围,让居住者从中获得轻松的心境和美好的心理感受。这样,室内色彩搭配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1942年,新四军军部转移到淮南盱眙地区的黄花塘。是年,根据中共中央统一安排,军部进行了整风运动。时任新四军代理政委的饶漱石,借整风之机私下以军部名义打电报到延安,罗列出陈毅反对党中央、毛泽东的十大错误,史称“黄花塘事件”。二人由此产生矛盾。  相似文献   
9.
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饮食活动中的文化意蕴作了全面的审视.揭示了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是产生原始美意识的直接动因;而古典美学中"和"之美学范畴,也是建立在中国烹饪调和鼎鼐基础上的.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社会功利性特征,这对古典美学也产生了难以磨灭的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村治困境的生成与疏解,与乡村社会治理结构中的关系和支配机制密切相关。回溯乡村治理研究的学术进路,制度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类型化等视角下的诠释路径业已繁复,而在治理主体与治理规则上的核心分野依旧未能完整揭示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作为一个调和性分析框架,乡村治理场域概念提供了足够的背景性知识(制度逻辑和文化规范)用以框定既有争论的界限、环境和形式,搭建理论对话的桥梁。通过对华北平原丰村的经验观察,选取了某一村治阶段四个独立而又前后相继的事件,从场域脱耦和场域叠合两种场域互动形式出发,分别审视发生在乡村政治场域和社会场域事件的矛盾生成和化解的机制过程,标明场域互动的形式特征。在此基础上,指明治理场域概念的开放结构可以有效调和理论之间的张力,为理解不同类型的乡村治理形态带来一个可资比较的结构性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