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316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需要·价值·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价值与利益三个范畴,是人类生活中三种既密切相关又有本质区别的重要现象在观念上的反映,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三个基础性范畴。需要、价值与利益都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需要侧重的是主体对客体存在着某种要求的矛盾关系,价值侧重的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存在的客观上的一致关系,利益侧重的是客体属性对整个主体生存与发展的积极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司马相如创立的汉代大赋被认为是对西汉盛世的颂美之作,但从辞赋的抒情传统、西汉文人普遍的境遇以及司马相如自身的遭际来看,在司马相如的盛世颂歌里还有一种无法掩藏的盛世文人的失志之悲与幽怨情怀。  相似文献   
3.
道德需要与制度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需要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在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道德需要作为个体社会属性的一种应然存在,要转化为一种现实的道德力量,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社会机制即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保障。因此,要激发和提升个体的道德需要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有效地发挥制度在个体道德需要方面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4.
现代图书馆如何实现知识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服务是建立在图书馆服务功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知识和个性化服务方式。实行知识管理、构建知识服务体系、研究知识用户需求和运用支持知识服务的新型技术机制是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等学校教师流动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教师是高层次的教学、文化和科技工作者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成为各用人单位争取引进的对象。高校教师的流动具有频繁性、方式的多样性、失衡性等特点。究其原因有需要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采取协调、控制和顺应高校教师需要 ,创新激励机制 ,发挥人才市场导向功能等对策 ,可以促进高校教师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把“经济人”作为它的人性选择。“经济人”具有两层内涵 :一是指受人类利己主义支配的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的人 ;二是指把对物质利益、金钱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而非手段 ,并把其看作是为满足自身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当前 ,明确经济人的两层内涵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examines local authority social workers' decision‐making when considering referrals of children, where the concerns are on the margin of child protection procedures. In doing so, it describes the findings of a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undertaken in the policy context of attempts to ‘refocus’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the late 1990s and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Data collection involved interviews with social workers and parents in 23 cases. Conclusions are that referrals were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five key factors, specificity, severity, risk, parental accountability and corroboration, the use of which determined whether an initial assessment or an investigation of alleged abuse took place. The analysis builds on previous work in the child protection field, but demonstrates 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factors differs between cases of child concern and cases of child protection. Policy implications concern the complexity of decision‐making in the uncertain context of limited referral information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implistic notion of a continuum of abuse is now outdated.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给出了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交通环境影响互动机理的计算公式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交通环境损害治理的完整逻辑体系 ,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从环境经济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 ,就我国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发表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正在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城市的经济活动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农民工管理是我国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把握农民工的群体特点和需求特征,是企业探索农民工管理的关键。加强薪酬管理、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当前进行农民工管理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的挫折感严重影响着其积极性的发挥。研究他们挫折感产生的原因和挫折反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和调治措施,是振兴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必要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