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乡县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县级官署衙门。"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林永匡的题款,道出了它那深邃悠远、底蕴丰厚、回味深长的官署文化价值。而内乡县衙的各主要建筑物门前都有的一方匾联或一副楹联,常常让参观的游人驻足良久,无限思忖。内乡县衙的官署文化也就集中体现在衙内的三十余副匾联上。  相似文献   
2.
王择 《人才瞭望》2014,(5):63-6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职场人在工作中也是如此。那么,对管理者来说,如何管理犯错的员工呢?是"严刑峻法",有错必究;还是不把重要任务给曾犯错的员工,避免其一错再错;或是用那些业绩稳定,工作成效突出的员工,排斥曾犯错的员工?也许,"使功不如使过"这个成语,能给管理者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时政漫画     
《决策》2009,(2):6-6
河南内乡县决定面向全世界开展“天下第一衙”寻找内乡知县后裔活动,寻找元、明、清以及民国期间,在内乡县任知县的元好问等232人的后裔。据媒体报道,这是内乡县长全新明策划的一场特殊的“寻亲”活动,他希望活动能丰富当地的衙门文化,用文化拉动旅游,用旅游拉动经济。  相似文献   
4.
府衙建筑作为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统治的象征性建筑,是当时礼制制度与社会规范的浓缩反映.它等级明确,式样规范统一,又具有官式建筑与地方特色的多重特征.淮安府衙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现存为数极少的此类建筑之一,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与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类型格局与形制特征,有利于了解淮安地区特殊地理区位影响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袁浩 《办公室业务》2010,(11):38-38
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河南内乡县衙,悬有一副匾额“琴治堂”。“琴治”这个词出自《吕氏春秋·察贤》中的一个故事,“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世多用此形容领导者知人善任,政简刑清。  相似文献   
6.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且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县级衙门档案。该档案涉及范围包括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其中关于白蜡有详细记载。通过研究清代川省白蜡的产销状况、纠纷详情、厘金缴纳、经费用途等史实发现,白蜡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峰 《河北学刊》2002,22(2):120-124
宋初三衙为禁军最高统帅机构 ,其将帅不仅统领拱卫内廷和京畿之军 ,而且出外带兵 ,承担征伐、镇守重任 ,可谓军中重要首脑和代表。通过对宋初三朝三衙将帅的出身进行分析 ,不难发现其大都与皇帝有特殊关系。宋太宗以后 ,藩邸背景成为入选三衙将帅的重要条件 ,而对能力和素质却往往忽略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有不少关于剑州知州、南部知县章仪庆的原始档案,足以证明因在辛亥西昌起义中身亡而被列入《清史稿·忠义传》的“章庆”实际名为“章仪庆”,在南部县筑堤御河完城一事中仅有首倡之功。而档案中披露的诸如章仪庆生年为公元1862年、以监生报捐出仕、曾剿办资州拳匪、解饷京师等早期履历,以及在剑州任上镇压南部何如道起义、振兴学务、在南部县抗洪赈灾、查拿奸伪等的大量珍贵史实,是对《清史稿》的有力补充,对近代史尤其是辛亥革命人物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南阳市内乡县人社局在工作中坚持"民生无小事,服务无止境"原则,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做好"加减乘除",以服务民生为已任,以服务发展为目的,创造属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艳秋 《领导科学》2012,(29):63-64
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内乡县县城县衙东街,始建于元代,完善于清代,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素享"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内乡县衙以其博大精深的衙门文化著称于世,内乡县衙的诸多楹联作为衙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成为为官从政者、史学爱好者以及文人墨客的一个审视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