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62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519篇
社会学   238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继承是为了发扬,回顾是为了展望。为了使60周年校庆成为推动我校科学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创建一流农业的新起点,成为传承学校历史、弘扬东农精神的新华章,我们需要认真审视一下我们走过的道路了,需要了解“何谓东北农大?”。  相似文献   
2.
“蓟汉”解     
李昱 《晋阳学刊》2008,(1):123-124
章太炎(1869—1936)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初名学乘,字枚叔,因仰慕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又名炳麟,别号太炎(按:顾炎武初名绛)。他还曾用过几个笔名,“蓟汉阁主”是其中之一。1899年章太炎在《清议报》上首次以“蓟汉阁主”为笔名发表《儒冠》一文,同年又以此为笔名在《亚东时报》上发表《游西京记》和《今古文辨义》等文。1914年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于北京东城钱粮胡同时,将其寓所名为“蓟汉章寓”。章太炎还以“蓟汉”名其著作,有《蓟汉微言》(1916)、《蓟汉昌言》(1935)、《蓟汉闲话》(1936)等。看来,章太炎对“蓟汉”二字是有所偏爱的。也正因为他对“蓟汉”的偏爱,他晚年的弟子们称其为“蓟汉大师”。那么“蓟汉”二字作何解呢?  相似文献   
3.
《中外书摘》2006,(10):F0002-F0002
由《文汇报》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外书摘》杂志、《文汇讲坛》和《文化中国》承办的南怀瑾先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讲演,于2006年8月4日在上海美仑大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4.
《中外书摘》2006,(11):56-60
由《文汇报》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南怀瑾先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演讲,于2006年8月4日在上海美仑大酒店举行。听者有二百余众,且多为两岸出版界和传媒集团的老总及文化界资深人士。南先生的讲演共分四节,历时四小时,娓娓道来,深刻隽永。本文根据南先生的讲演录音整理,并经南先生审定,在本刊上分两期刊出。今年第10期上刊登了本次讲演的上部分,本期续下部分。  相似文献   
5.
李灿  易红 《华人时刊》2005,(4):48-54
苏绣和湘绣,同为中国名绣,如今境遇却大不相同:苏 绣已成为代表苏州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生机勃勃形象 的"名片",而湘绣却被称为怎么也长不大的"小老 树"。如此强烈的反差昭示人们:创新,是把中国传统 民族工艺美术推向新高峰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6.
吕叔湘第一部语言学著作《中国文法要略》是我国现代语法名著,加上《文言虚字》等一批近代汉语语法论文的成功,使他成了中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自他担当语言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以来,领导我国整个的语言学界,成为我国语言学界的领袖人物之一。其成就和影响,使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先生治学态度严谨,一贯提倡务实与创新相结合。对于培养年轻人,更是尽心指导,竭力扶植。他为我国语言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公认为是一位道德学问皆为人楷模的语言学大师。  相似文献   
7.
左汉中 《老年人》2004,(12):21-21
借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故乡面和花朵》这个篇名,来写赵秀琴和她的面花,我以为再恰当不过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赶到离黄河壶口瀑布不远的陕西合阳县,专门采访了赵秀琴。她可亲可敬,擅做面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农村老太太。合阳县盛产小麦,当地人崇尚文化,由此产生了“面食文化”。这里的“面花”堪称面食文化的精华。每逢四时八节,或孩儿满月、老人做寿、建房架梁,总之是一有红白喜事,合阳人必做面花,捏出人物、动物、花鸟等等形状,再绘上食品颜料,蒸出来极为细腻生动,真是五色生辉。在合阳,面花是民间最好的馈赠礼物,因此又称为“礼馍…  相似文献   
8.
凌志军 《中外书摘》2006,(11):60-63
关于“人品第几”的辩论 我对中国的中小学不是很了解,但我对中国大学的老师还是很失望。 ——李开复  相似文献   
9.
王建荣 《金陵瞭望》2006,(11):29-29
大师级的管理专家绝非徒有其名,他们总会开启一个新的管理视角,让你发现你的盲点和误区,提供给你一种崭新的思维工具,掌握了这些工具,你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是激活文旅产业的密钥,亦是推动非遗文化由资源变资产、遗产变财产的产业化发展重要途径。文旅融合背景下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可以从产业融合、交流融合、服务融合、空间融合四个维度进行:一是继续开发开放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协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二是用好用活“节、赛、会”资源,加快推进长三角“非遗+旅游”交流融合。三是积极推动数字新基建建设,构建海派非遗文旅融合生态服务体系。四是坚持功能提升,增加城乡区域文化辐射力,推动海派非遗文旅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