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于陈尚君先生考证之基础上,进一步考证大历十才子称号、姓名之具体情况,特别是分析了<旧唐书>、"卢纶诗题"、<新唐书>、<嘉祐杂志>等文献史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认为:大历十才子这一集体性称号最早出自<旧唐书>记载,<新唐书>则在<旧唐书>及"卢纶诗题"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十才子之具体姓名;<嘉祐杂志>的出现虽早于<新唐书>,其关于十才子的记载在可靠性上反而不及<新唐书>.  相似文献   
2.
论《新唐书·艺文志》的史料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唐书·艺文志》补录了2万多卷《旧唐志》未著录的唐代著述,关于它的史料来源,以往的研究者单纯把眼光局限于某个时代的藏书或书目,而未能注意到《新唐志》编撰中的一个新现象,即文传杂著也成为它的主要史料来源之一。《新唐志》除依据唐宋书目外,也采摭了史传杂著材料,这和清人补文艺文志的作法不谋而合。我们在评价和使用《新唐志》时,必须充分注意它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3.
唐朝少数民族大将李光进、李光颜兄弟的祖上归属大唐的时间应是在“贞观”初年,是在太宗贞观三、四年间随突厥降唐和四夷一起内附的,并非《新唐书》记载的“贞观中”。李光进和李良臣碑文所记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4.
5.
批评的妙法     
阎盘龙 《社区》2012,(8):8-9
宋代的宋祁修书爱用冷僻的字词。比如“迅雷不及掩耳”.他偏要写成“震雷无暇掩聪”,并常常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欧阳修参加编修《新唐书》后,看到宋祁爱用冷僻字.很想给他提出来。但碍于对方比自己年长二十岁。  相似文献   
6.
李唐鼎盛,震古烁今,而其时水利详情,后人难见其貌,惟《新唐书.地理志》颇存其事,然亦复散乱,披捡辑出,凡七十三条。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其时水利工程偏重中原,江南稍兴;在纵向时间发展中,贞观肇兴,开元鼎盛,安史乱后,代代式微;而主持者之身份,以地方亲民官员为主,中央大员偶有措意。  相似文献   
7.
《决策探索》2008,(7):87-87
<新唐书>有言:"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程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说的是唐朝时,翰林院有个规定:日光照到甬道之第五块砖时上班.当时有个叫李程的翰林学士性懒,日影过八块砖才到.时称"八砖学士",谓其经常迟到.  相似文献   
8.
韩宏韬 《唐都学刊》2006,22(2):10-12
孔颖达的<对<论语>问>,是一篇精美的政论文,但宋代俞德邻认为,唐太宗误认曾子为孔子,而颖达竟不省,故责其告君欠谨.俞德邻的解读依据<新唐书>.根据<贞观政要>、<旧唐书>、<十三经注疏>、<全唐文>,<新唐书>所载<对<论语>问>错误有二其一,张冠李戴;其二,文体不合.同时,<全唐文>等文献所载<对<论语>问>的几处异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10.
《旧唐书?地理志》多数州府均有两组领县和户口数字,分别记为“旧领”“天宝领”,个别府州另有记为“天宝后”“领县”“元和领”“今领”的领县情况。根据州县建置及变动情况,可将这些不同时期的领县及所领户口的年份大致推定为:“旧领”为贞观十三年,“天宝领”为天宝十三年,“天宝后”为天宝十四年至乾元年间,“元和领”为元和十四、五年,“今领”为大中后至光启三年,“领县”多为天宝末至宝应年间。《新唐书?地理志》各州只有一组领县和户口数字,除京兆府下有“天宝元年领县”字样外,其余州府均直接记为“领县”。《新志》所记户口与《旧志》“天宝领”所载户口数大同小异,应是同时期户口数据,但是领县年份却与户口年份不同,《新志》各州领县时间当为天祐三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