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罗书华 《社会科学》2012,(3):166-173
长期以来中国散文学都是以文道、义法为主流,这从根本上规定了散文学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审美论的发展。林纾虽然以古文的衣钵继承人自居,但并没有坚守"文道""义法"传统,而是以情性为散文之本,这就使他在散文审美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意境"、"情韵"与"神味"三说最具代表性,突出地体现了林纾散文学的诗性特质。它们的出现为散文学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也为近现代散文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散文学领域里提出"意境"、"情韵"、"神味"诸说,对于源于诗国的这些美学范畴,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学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测、鉴定、衡量师生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教学考试在教学中具有教育、管理、导向、激励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制度、方法、监管、评价、时间安排等方面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分析教学考试利弊,扬长避短,改革创新,营造科学适宜的教学考试机制,对撬动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崔涛 《唐都学刊》2003,19(4):34-38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野辨析先秦道家学说的存在论本质.道家的审美观念是基于"道境"的生存论体验,对"道境"的体悟决定了其对"本真美"的言说方式.这与儒家的审美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释“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用"意境"来谈艺衡文的也多,本文则仅仅讨论"意境"的本义.由于意境的发生、发展走过了从"形象--意象--意境"的逻辑发展历程,所以本文虽题目为"释意境",其实是要解释"形象"、"意象"和"意境"三个概念,解释这三个概念的本义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发生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提出了"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以人为中心的"、"关注文化价值的"新发展理论,并称之为"新发展观".新发展观阐明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价值为尺度的新发展观,这是发展观念的重大更新、重大进步,拓开了发展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A tension between strong individualization and a holistic conception of activities characterizes most of the French state's major administrative corps. By concentrating on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rps (Ponts et Chaussées) during the early 19th century, we can see how this tension was resolved. When the Ourcq Canal was to be built, a conflict during the Ponts et Chaussées Assembly, which was responsible for examining plans for public works and making decisions about them, brought to light two contradictory rationales: incarnation and delegation, two ways of relating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aspects of civil engineering during the drawing up of plans and their examination. These two rationales, which come into conflict in controversial situations, are normally combined in a “moral economy” — the civilities that enable this corps to relate the individualistic aspirations of the engineer in charge of a project with the collective dimensions of supervision and integration in a whole. In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design and execution, between activity and passivity, are examined in order to show how similar the administrative corps’ tense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is to the individual engineer's relation with his corps.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以前 ,中国和日本两国人民基于各自的社会结构而形成了不同的学问观 ,从学问的内容 ,到学问的价值 ,以及学问对于人们生活怎样发生功用 ,二者都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是造成那一时期及近代以后两国对于吸收西学采取不同态度、走上不同道路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由这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吸收西学远比日本艰难缓慢的内在原因 ,在于民间学问观所形成的整个社会对于西学从学问内容层面的普遍鄙视 ,从文化价值层面的普遍贬斥 ,以及西学长期未能纳入科举 ,难以形成促进人们学习西学的动力 ,这些人们的普遍态度 ,构成了对吸收西学的强大社会阻力。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基于大学生之主体观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针对大学生之主体观念整体孱弱等特点,我们必须坚持原则,端正态度,改进方式,着力引导,培育和强化其主体意识,以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和需要。  相似文献   
9.
托尔金的语言观念根植于比较语文学及巴菲尔德的古代语义整体论,且形成了具有原创性的概念语言审美和天生语言,它们对传说故事集中的语言发明、神话创作和文本细节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芳 《社会工作》2008,(14):30-32
“理性生态人”是指以实现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为目标而进行活动的人。社区作为“理性生态人”存在着三个维度的结构,即明确的社区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的社区生态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社区生态管理行为。与此同时,社区作为“理性生态人”表现出三个层面的功能,即凸现社区的公共性质,促进社区管理改革的进程和丰富社区管理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