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身儒雅西装,一腔英式英语,一脸可掬笑容,克雷格·罗伯茨(Craig D.Roberts)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无疑是一位绅士。谈到日常生活,他无比平易近人;谈到科研工作,他富有耐心,强调开放合作;谈及更远的规划,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
克雷格是一位房产开发商,他想把休斯敦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开发成旅游度假区。当别的村民都答应搬迁后,独居老人梅洛莉却固执地表示,不管克雷格给多少钱,她都绝不搬走。  相似文献   
3.
《007:大破量子危机》上映日期:11月5日导演:马克·福斯特主演:丹尼尔·克雷格欧嘉·柯瑞兰寇杰玛·阿特登类型:动作/冒险007再续佳话,智破皇家赌场后痛失挚爱的詹姆斯·邦德(丹尼尔·克雷格饰),决定化悲愤为力量,全力追查真相,为韦斯帕报仇。  相似文献   
4.
一次,一位队友在比赛中的表现让我非常失望,父亲知道后劝我:“克雷格,你要记住,不是每个人都会做所有的事情。” 的确,从性格上看,有的人当不了投手,却能当好球队队长;可以从任何位置投入三分球的投手因为控球欲望太强,在场上局势紧张时并不可靠,不能把球传给他。这也能得出一个结论:当球赛进行很长时间后,球员真实的性格就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5.
007风靡50年     
《青岛画报》2012,(10):20-29
他充满魅力而且机智勇敢,他杀起人来铁面无情……他就是007,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1962年10月5日,007系列的第一部影片《诺博士》(Dr.No)在英国上映,风靡全球50载,半个世纪后,这一天被定为世界詹姆斯·邦德日.  相似文献   
6.
《领导广角》2001,(2):17-17
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该报资深记者克雷格·S·史密斯撰写的年终专稿,展望中国经济在今年“入世”后,尤其是“入世”第一天就将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陈晋 《领导文萃》2008,(1):49-54
1960年9月29日,新华社对外公布了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即将出版的消息。9月30日,外电纷纷作了报道。合众国际社记者克雷格莫在报道中说:毛泽东在最近出版的书中发表了1946年接见美国作家斯特朗时的一次谈话,  相似文献   
8.
生活新信息     
世界首个人造生命在美诞生批评人士说,人类怎能堪当"造物主"据《中国日报》报道: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日前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世界首个人造生命细胞。克雷格·文特尔将一种称为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的微生物的DNA进行重塑,并将新的DNA片段"粘"在一起,植入另一种细菌中。新的生命由此诞  相似文献   
9.
【正】要升级牢房条件,可以,90美元一晚;要找一位印度代孕母亲,可以,8000美元一位;想要猎杀濒临灭绝的黑犀牛,可以,25万美元一头;想要移民美国,可以,投资50万美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拿来交易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张晓 《国际人才交流》2015,(3):32-35,72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能会有专门针对自己的个人化药物,这一片药丸是某一个人专用的,医生不再是给同类病人用同类的药物。这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吗?不,这是200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克雷格·梅洛(Craig Mello)对生物医药行业的预判。他被称为"让基因沉默的人",个人化药物正是他基于基因研究的合理预判,至少理论上他看到了这种可能。个人化药物也将是从基因组学到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