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4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正现年61岁的美国人柏兰庭(Mike Brant)和太太莫妮卡(Monica Brant)共育有14个孩子,其中有10个成长于中国。柏兰庭目前在北京担任TIP英语培训项目的外教,他和家人相信,每个人的小善举最终都将促成这个世界的大改变。"也许我们应该去中国看看!"夫妇二人与中国结缘,完全源自一个突发奇想。20世纪90年代末,柏兰庭和妻子在俄罗斯的一所孤儿院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各大院校逐渐意识到引进外国先进教学技术方法和优秀师资的重要性,于是不断加大与国际间教育交流和合作力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优秀的外籍教师加入到我国优秀师资队伍当中,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趋势.笔者首先根据我国外教实际现状,提出了聘请外籍教师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希望能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侯烨 《国际人才交流》2012,(6):52-54,64
Patrick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你都有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什么不立即行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4.
我与外教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外教来华讲学执教,对提升我国外语教学水平、推进教育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铭记广大外教作出的突出业绩以及他们与中国学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结下的深厚友谊,积极营造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良好环境,自去年11月起,本刊组织开展了"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到今年1月31日截稿时,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有关学校、单位推荐来的优秀稿件和个人直接投稿3658篇,涉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初,"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启动后,得到了全国各地有关学校、单位的积极响应,深受广大师生、来华外教的欢迎和喜爱,在寒冷的冬季掀起热潮。截至到1月31日截稿时已收到来稿约3000篇,涉及单位350家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冷笑话能否不每天听大四学生小曹假期找了份英语培训学校的助教工作,主要职责是辅助外教进行课堂教学。每次课堂教学时,这位外教很喜欢讲些小故事来活跃气氛。开始时小曹觉得很有意思,当小孩子听不懂外教的冷笑话时,自己还负责给小孩子们讲解这个笑话的笑点。时间一长,小曹发现,原来再多的笑话自己也会有"审美疲劳"的一天,因为每过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以"被动"的姿态参与到一些事件中去的,但最终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与美国外教马克·阿兰·彼得的经历也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2010年9月的一天,学校外院副院长找到我,说我的外语素质被她"相中"了,问我是否愿意给外教教汉语。我略作考虑后就答应了,开始了3年的业余"对外汉语"教学经历。现在回顾这段经历,感到有许多故事、细节值得分享。  相似文献   
8.
正前言大学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自由、资源丰富的奇妙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接触许多新鲜事物、产生新视角、迸发新思维。而在国际化日趋成熟的今天,为校园带来这些变化的,我认为,功劳之一,就在于外教。每一位外教,他们各自的言行举止都浸润着自身的母国文化,与他们接触,无疑是我们了解异国文化最鲜活的窗口。我的外教我的专业是日语,接触的外教自然是日本人。在中日关系微妙的这两年,难能可贵的是,仍有不少日语教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持续教学。"爱日本,也爱中国",是他们共同的精  相似文献   
9.
外教众生相我所工作的学校是县城一所可以聘请外教的初中学校,第一年聘请外教的时候,领导让我这个英语教师顺便管管外教事务,这一"顺便"管管就是将近10年的时间,也让我与很多外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聘请的外教来来去去,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肤色有黑有白、性格各异,大部分都能按照要求工作,因而大都相安无事,但是很少有外教在这个小县城待超过一年的时间。记忆深刻的有"快餐面"外教Michael,他是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美国小伙儿,因为头发又黄又卷而得"快餐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由于文化内涵差异,外教课堂相对于中教课堂,非言语交际行为更为突出。本文在论述了非言语交际的定义,分类与功能后,通过剖析具体范例,探讨中教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借鉴的外教常见的非言语行为,并提出文化定位,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同时本文也提出了提高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