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28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颖一 《决策探索》2014,(18):19-20
在中文里,“人才”是一个词,并不是“人与才”。事实上,我们通常都把“人才”简单地落脚为“才”。古人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讲的是“才”。我们今天讲的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讲的也是“才”。像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还特别强调“拔尖创新人才”,讲的还是“才”。所谓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讲的仍然是“才”。  相似文献   
2.
石述思 《领导文萃》2012,(6):122-123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孤品,但成长往往意味着被扭曲埋没,最终大多数活成一个样子。真正健全的社会承认平凡的伟大,但必须为天才留下存活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云梦学刊》2012,33(2):F0002-F000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对中国教育的疑问,很多人也有同感。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报》1月12日发表题为《北京“猎取”杰出人才》的报道,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政府已正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网罗他国天资卓越并在专业领域取得过重大成就的学者和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大体说来,中国古代的人主(多数时候指君主,有些时候指没有成为君主的集团首领)用人,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其一,明主用贤才模式;其二,庸主用庸才模式;其三,变昏明主用奸才模式。这三种君主用人模式,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巨大。比较这三种用人模式的优劣,对今天中国改革用人制度、推进社会进步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尖端人才引进面临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尖端人才关键在于实施国家猎头行动。当务之急是着力整合我国十分分散的猎头力量并适当引进一批海外猎头精英,组成国家猎头队伍,组建国家猎头机构,专攻世界尖端人才的猎取。中国人才引进正在进入高端化的新阶段,国家"千人计划"与各省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纷纷出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人才引进高端化的进程。据统计,国家"千人计划"自2008年末启动以来,至2012年,共分8批引进海外高  相似文献   
7.
一、西部人才战略应当整合三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整体。西部人才战略应当将三者整合起来。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两者紧密联系。西部人才战略,应当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还必须将这两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建国后"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可以用"体制"一词来回敬的话,那么,何以诠释改革开放后在百万留学大军里、在不回来的数十万文化精英中也出不了大师呢?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代难以成为学者"的理论,将以往被忽视的学术成就与代际积累的关系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作者认为,建国后的前十七年,以及"文革"中,都对"书香家庭"的垄断者——被推翻的统治阶级和有产阶层("文革"中也包括了新贵)后代在文化教育上采取歧视的甚至剥夺的政策,这等于筛掉了本国、本民族中最优秀的学术种子,势必会造成学术天才的断层。新中国为何至今还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这是"双重断裂"付出的代价。作者就此进行了古今中外的论证,并对当今中国如火如荼进行的学术、高等教育"大跃进"可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刊从本期连载此文。我们希望,这一探索有助于"国字号"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这个国人热议的问题也许难有标准答案,但曾培养了牛顿、达尔文等诸多科学巨匠的英国剑桥大学无疑能提供良好参考,剑桥大学校长莱谢克·博里塞维奇日前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提供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10.
李四光(1889-1971),卓越的科学家、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他为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找到大庆油田作出了伟大贡献。赢得了毛主席、周总理的热烈称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