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03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04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5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是一个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体.自然环境、制度性因素、当地的贫困文化和整体较低的农民素质等都对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有深远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制度性因素是造成当前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优生工程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载体。如何全面系统规范地把优生工程推向深入发展,是当前各级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青岛市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在推进优生工程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射洪县自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以来,把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并将它作为实现计划生育“ 两个转变”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系重大。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 ,努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是要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就是要通过转变人们的婚育观念 ,建立新型的生育文化 ;就是要通过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来体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推进队伍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相似文献   
6.
建平 《小康生活》2005,(7):10-10
200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监测标准,使上海郊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7.8%,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已超过60%,上海比北京、天津分别高出6.1个和20个百分点。但全国尚有近2/3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30%,少数省(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负值。  相似文献   
7.
儒、释、道三家均有其各自的生育观及其指导下的生育实践活动.认真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具有学术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较强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一、新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1、整体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生态破坏严重。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植被稀少、荒漠广布是新疆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50年来,新疆绿洲面积扩大了1.6倍,由2.65万平方公里扩大到7.07万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形成了综合实力优势、对外开放优势、人才素质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环境优势。在新世纪 ,苏州要再创辉煌 ,应该通过确立一个观念 ,处好两者关系 ,提升三次产业 ,发展四大优势 ,强化五大动力来巩固已有优势 ,增创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生态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为小城镇建设活动中本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城镇布局和规划上的盲目性,忽视特色,对城镇文化底蕴的破坏;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立起来等。要想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立足当前,注重长远,把城镇化的生态化作为枢纽和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