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26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93篇
理论方法论   70篇
综合类   820篇
社会学   95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对教师培训目标人本化的理解入手,分析了倡导教师培训目标人本化的缘由,并提出在培训实践中通过健全管理制度、改革培训内容和方法积极落实人本化的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2.
当代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其特征是从书本知识的传授转向对人本主义的关注,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场变革的原因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3.
孙永刚 《山西统计》2002,(12):24-25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健全和繁荣,物业管理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人们对物业管理的认识程度也日益加深。可以肯定,物业管理将会成为21世纪管理领域的重头戏。目前,在我国的物业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物业管理的质量,破坏了我国物业管理的声誉,不从根源上认清这些弊病,我国物业管理就很难上档次、上品位,就很难有较大的发展。这些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短视行为。建楼最多需要几年,售楼往往只需几周,而售后服务,也就是物业管理却长达几十年。物业管理是营销的延续,因为开发商的许多承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继承中华民族民本政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础上,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左”的影响矫正以及对理论界在人的问题上“右’’的错误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人本思想。其主要表现在他有关依靠人、尊重人、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发掘人的潜能等方面的论述之中。时代性、实践性、全面性是这一思想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人本管理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在人力管理上存在的两大缺陷,提出了民营企业人本管理观念改革的三点思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建立人本管理机制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钟仁 《人才瞭望》2008,(5):69-70
在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许多未被认识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对人本身的认识,这不仅表现在对人的生命秘密的不了解,也表现在对各种能力、水平、性格、工作倾向等的难以了解。我们中国的语言中有不少关于人心难测的成语,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用人单位不可能用“日久“的方法来识别急需或重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人本管理的概念。探讨了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经济形态。其本质特征体现了知识和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经济的繁荣取决于物质资源、货币资源和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及其增量,但更多的依赖于人的智慧和创新,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积累。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多的强调了人力资源的价值。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被誉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如何通过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说:“中国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我认为,这里的“人”既包括了领导客体又包括领导主体。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领导者提高“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0.
张宗 《兰州学刊》2008,(Z1):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异化劳动"概念的内涵决定了它的适用范围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运思方式彰显着马克思独特的哲学视野。哲学思维框架内的实证的经济学研究也孕育着马克思思入人的现实存在的切入点—物质资料的生产。因而"异化劳动"概念虽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成熟概念,但在马克思哲学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