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果规律、熵增定律、“善恶平衡”原理是支配村上春树笔下的可能世界的根本原理.由于村上春树所刻画的世界几无例外都是一切事物均由此类原理所规定的决定论的世界,因此,村上春树笔下的、具有塑造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的各类小说人物便都因此而失去了其选择的自由和自我决定的能力,失去了其能动性和可能性,也失去了其作为一个人类成员所赖以自立的尊严.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则在于笛卡尔、莱布尼茨、伯林、卡夫卡等人对于小说作者的各个方面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施特劳斯认为当代自由主义抛弃了自然正当观念,试图将自身建立在价值相对主义的基础上,这一做法必将导致虚无主义的严重后果。然而,施特劳斯所批评的价值相对主义是韦伯版本的"价值多神论",并不是自由主义版本的价值多元论。自由主义的价值多元论认为,存在着多元的异质性的善,在不同的善之间进行选择有时可能是艰难的,但好与坏、善与恶之间的分野是客观的,并可以进行理性地辩护。价值多元论或者说善的多元论不等于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而是对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多元价值的承认,体现着对自由和个性的尊重以及包容性国家的自信。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梳理哈耶克、伯林、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社会"概念的种种"诘难",展现理解这一概念的思想背景和现实境遇,进而依据马克思的思想文本,辩驳和澄清这一概念的真实内涵,同时批判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传统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4.
伯林的民族主义论述,就他自己所看重和赞同的而言,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民族主义.因此,把伯林的民族主义论述表达为自由民族主义并不恰当.伯林主张,民族身份对各种社会建制中的个人都有意义,民族情感对各种社会的政治团结都非常重要,共同文化的认同对一切社会政治秩序的维持都是必要的,共同的民族文化是各种社会赖以成立和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刘振丽 《云梦学刊》2010,31(6):19-23
自由问题一直受到普遍关注,伯林将自由分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种,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各有特定的含义,伯林的反对者对其的批评,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伯林自由概念也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从价值多元论和反启蒙立场出发,以赛亚·伯林拒斥现代性.在他看来,启蒙的理性主义一元论必然导致吊诡的现代性:一种经由理性思考的现代性构想只有依靠非理性的方式才能实现.然而,作为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并不否认启蒙的影响.他承认启蒙之后,人类必然要脱离传统社会而进入一个"新时代".自发性、多元性是这个"新时代"最基本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伯林是二十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他认为,在密尔的著作《论自由》中,自由成为追求最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这混淆了自由的概念。应当说,伯林和密尔这两位大师关于自由的理论为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理论框架,值得追求与倡导自由的人们深入地探究。  相似文献   
8.
理性主义人性论是一种基于理性主义一元论的普遍人性论,在纵向维度上是一种非历史主义和历史决定论的永恒人性论,在横向维度上则将人看作是孤立的、原子式个人。伯林的人性论正是基于对理性主义人性论上述三个层面的逐一批驳,从而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超越。他主张人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人性是历史地形成的,更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尽管伯林的人性论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性,但它毕竟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某些真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说明了自由的不同伦理内涵。伯林认为,只有允许个人在实然的多元价值中做出选择,才能真正保护个人自由这一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与追求。如果自由的伦理内涵仅在于让一个人认可某个抽离于复杂现实的一元价值,那么,自由的实践终会走向对自由的背叛。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多元论和价值多元论的命题是虚假的命题。事实上,文化和价值都是一元的。从学理上分析.无论一元论还是多元论都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或两个不同的层次:一元论有善一元论和正义一元论即文化一价值一元论之分.多元论也有善多元论和正义多元论即文化一价值多元论之别。善一元论和文化一价值多元论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善多元论和文化一价值一元论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因此,文化一价值多元论是导致极权主义的逻辑前提.文化一价值一元论则是多元善得以存在的逻辑前提。相同时间中不同空间内文化价值的差异、冲突不是文化一价值多元论的证明,而是文化一价值一元性在不同时空中的表现。文化价值的差异本质上是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差异,因此主张不同价值的文化有高低层次之分;高文化向低文化流动是带有自然规律性的现象,因此文化霸权论是缺乏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的错误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