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事”为许慎所列的“六书”之首,是历代学者划分汉字结构时产生问题最多的一书。通过对许慎所作的“六书”义例和汉代三家所列“六书”名目的研究,我们将“指事”的“指”字破译为“稽”字,将“指事”解读为“审察事物”的意思;并通过运用新见解说近十个典型的指事字,使“指示符号”的成说也得以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概略性地阐述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制约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发展的因素,并对《音乐课程标准》的沿革历程及其基本指导思想进行阐述、剖析之后,指出了旧的《标准》虽重视知识性、技能性等智商的教育,却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情感性、趣味性等情商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四个阶段说、假借的转声托事与转注、汉字发展的三个阶段说、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说四个方面评述肖甫春的《汉字学论稿》,认为该书以转声托事为津粱,成功地解决了转注问题,把造字法与汉字历史发展统一在一起,得出对汉字性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汉字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4.
:国内蒙台梭利早期教育课程在引进时,语言课程方面存在很大缺失。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中国汉字特有的形义功能对婴幼儿语言及大脑发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尝试利用蒙台梭利教育法,设计一套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及文字学的幼儿汉字学习教具,通过具体感知、形象记忆汉字的造字理据及音形义关系,使汉字及“六书”成为孩子心目中可触摸、有温度且亲切可爱的伙伴,不再是枯燥的点划工具,达到对汉字文化的真正传承。  相似文献   
5.
六书略》音注来源问题关系到对其语音性质的判断,是进行音系研究的基础.在统计、比较《六书略》反切的基础上,认为《六书略》音注来源于多种韵书,包括来源于《类篇》,但《类篇》不是其唯一来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汉字与书法的密切关系来探讨书法教学和汉字教学的融合,特别强调"六书"在书法课中的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巩固汉字学习。  相似文献   
7.
汉字造字理论的探讨,对汉字的归纳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从许慎《说文解字》提出汉字的"六书说"开始,汉字造字法的争论一直众说纷纭。然而"六书说"存在理论与义例上的双重缺陷,之后唐兰和陈梦家先生分别提出了"三书说",裘锡圭先生对此存提出了疑异,并提出了自己的"三书说"。本文将梳理这一脉络,并对裘氏观点做出笔者的理解与补充。  相似文献   
8.
欧美对外汉语教学面临危机与挑战,出现瓶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面临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汉字表意特性,进行了"以汉字为本位","先识字后读书"这一传统语文教学基本法则在对外汉字教学法中的迁移研究——关于"六书"+"田字格"式对外汉字教学法的探索与实验。  相似文献   
9.
郑樵《尔雅注》有一些较具特色的注音体例,挖掘这些材料能够促进汉语语音史研究的进一步完善,也能够补益方言史研究的某些问题。文章把这些注音体例列举出来,主要是体例描写,同时还对郑樵在不同文献中分别使用“某某反”和“某某切”截然不同的问题、多字并排直音注音的问题作了一定的语言学解释。  相似文献   
10.
字理是汉字造字的理据或造字的原意。构成汉字的笔画和偏旁不是随意的,而有其内在的道理和根据,传统的“六书”就是揭示字理的学说。揭示字理,是对汉字有深度的信息加工,往往有助于识记其音形义,提高识字效率,因而它是识字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运用字理,与溯源往往不可分割,这是因为由于社会牛活和汉字形体的变化,相当多的汉字字理已经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