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29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687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1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菩提心思想作为一种典型的利他主义思想,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理念,其核心是大慈大悲,是通过发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以"七重因果"和"自他相换"等方式,以及以布施等波罗蜜六度来逐步实践、升华的智悲双运观修法门。其中既包涵着从"道德底线"到"亲缘利他"及"纯粹利他"升华过程,也包涵着自觉觉他和自律他律的辩证统一思想。通过提倡和弘扬菩提心思想不仅有利于建立"道德底线"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而有助于建立理性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共享发展就物质基础来说,需要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才能得以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要实行共享发展,而我国的现实国情更使得共享发展的要求极为紧迫。共享发展理念在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环境之中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农村民主制度建设的主体 ,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强大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村民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很多 ,本文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 ,在成本—收益理论的框架下 ,从政府、村民、村民自治制度三个不同的层面出发 ,揭示出了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必然性的经济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应进行简单分析,并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84-2001年间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收入波动的关系进行考察后,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应总体是明显的.在长期内我国各经济主体对货币供给有较强的制约能力,货币供给受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较大.这就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控制的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被削弱.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是未来主导性教育体制与教育形态之一 ,它植根于创业概念、创业现象、创业学、创业大赛、创业者的研究之中。创业教育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 ,从精英到平民的道路。创业教育的兴起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价值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人才流动是人才实践活动的一种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经济社会(人才客体)发展和人才自身(人才主体)发展的客观必然结果。研究人才流动这两方面的客观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过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关系为经济落后国家提供了超越资本主义阶段的可能性,中国建成社会主义有其有利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力图从红军“北上抗日”方针的提出及实践和当时陕北根据地及红军的存在等方面来说明,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加快,对高等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形式下,依法治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被动观念与语言表现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从客体凸显能力和因果推论能力两个角度论证被动观念形成的条件 ,认为被动观念是人的思维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观念 ;第二部分从事件判断可能和句子表现实际两个角度观察被动观念的选择运用 ;第三部分是余论 ,认为就汉语而言 ,被动观念的表现可以存在于语言单位的各个层级 ,尤其要注意那些可能隐含着被动观念的结构与格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