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大后方声势浩大的讨汪运动,共分为汪精卫叛国与反汪浪潮的兴起、汪逆投降活动的加剧与反汪斗争的发展以及汪伪政权的建立与反投降斗争的最高峰等三个阶段,研究这一段历史,对深化抗日战争研究和批判今天阻挠祖国统一的分裂行为,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纵深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联结机制与交往活动,影响了道德规范在虚拟场域的约束力,促进了公开声讨的网络复兴。网络时代的公开声讨是指由个体发起,经群体参与,针对道德失范者实施公开揭露、言语谴责、人肉搜索等方式的道德批判行为,往往会使被声讨者在短时间内陷入“千夫所指”与“社会性死亡”的窘境。虽然公开声讨对深化道德共识、汇聚社会批判、引发社会思考和促进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极易因惩罚过度、批判失焦、剧情反转和舆情操纵等问题而诱发公众道德冷漠、网络暴力,甚至产生意识形态风险。公开声讨的网络复兴具有复杂的动因,包括现代信息技术释放话语权力、个人诉诸舆论施压进行维权、道德失范行为引发集体愤怒以及声讨成本低廉而效果持续深刻等。对公开声讨现象的治理,应从提升公众网络传播素养、强化网络行为公共意识、完善个人权益保障机制以及增强虚拟场域法治理念等方面着手,使其转变为理性对话、平等交流与氛围宽容的道德规劝过程。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法属于民法范畴,传统民法上民事主体间赔礼道歉制度构造的机理,理所当然成为侵犯著作权赔礼道歉责任制度设计的基础。著作人身权是著作权的重要内容,此乃赔礼道歉成为著作权侵权责任形式的内在根源。但赔礼道歉请求权主体体系的塑造不能简单套用传统民法的制度设计,著作权法要求非法人组织“由其主持、表其意志、让其担责”方被视为作者的规定,与民法上非法人组织由其出资人或设立人承担无限责任的规定存在冲突。为有效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在司法层面变通赔礼道歉执行方式,如侵权人发表致歉声明、著作权人发布声讨公告等,应当成为解释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赔礼道歉责任制度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