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为了探讨南宋末期的军政危机,通过深入梳理这一时期历史文献的方法,认为:就南宋末年的大背景而言,景定年间贾似道所推行的"打算法"是挽救南宋中央财政危机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的措施,反映了地方和中央之间的矛盾关系,更深层则是南宋的驭将政策和制度模式.南宋末 期军制的变化使得军权下移,而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上的矛盾则进一步加剧,二者的尖锐对立导致刘整叛宋.  相似文献   
2.
宋论》是王船山的一部重要的史论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王船山以无比义愤的心情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宋朝各个历史时期奸臣的罪恶行径,充分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疾恶如仇的思想感情。一王船山对赵普、童贯、蔡京、王黼、秦桧、史弥远、贾似道等奸臣的揭露和批判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1、批判奸臣们屈膝求和,投降通敌的罪行无论北宋还是南宋,都面临着北方夷狄进犯的问题,面对夷狄的野蛮进犯,是进行坚决的抗击,粉碎敌人的入侵,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尊严,还是屈膝求和,妥协投降,在敌人的淫威下苟延残喘,为此主战派和主和派进…  相似文献   
3.
宋论》中,有关岳飞的论述,散见于全书,显得比较分散零碎。把王夫之有关岳飞这一历史形象的见解条理化、系统化的同时,进而把岳飞形象放置于整个文化史尤其是有宋一代文化史中进行解读.这不仅是解开当时纷繁历史的一把钥匙,而且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岳飞这一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4.
宋论》是王夫之重要的史论著作,对宋代各朝的君主和臣子进行了较为尖刻的评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夫之对明君和贤臣的要求与评价标准,进而了解他对宋代灭亡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宋高宗一朝执政治文化之牛耳的不是余英时所说的王安石之学,而是以胡安国为代表的《春秋》经学。《春秋胡氏传》上承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和程颐《春秋传》,把尊王安内、君臣之义、礼乐教化置于最高地位,集中体现了宋朝士大夫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王夫之对《春秋胡氏传》的批评,揭示了宋朝士大夫政治文化从"妾妇之道"向"仆妇之道"的转变,不仅在事实层面有助于重新认识被道学歪曲了的宋代历史、据实恢复宋史的本来面目,而且在价值观层面突破了宋儒以尊王压倒攘夷、以文治排斥富强、以君臣之义抑制民族大义的传统观念,确立了攘夷、富强、民族大义至上等适应近代民族国家兴起之历史潮流的新观念,因而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在所著《宋论》中,基本对岳飞持肯定态度,肯定了岳飞的才略、操守和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岳飞未能完全收复中原,而自身又遭非命的悲剧命运,并分析认为是由于赵宋政权一贯的抑武国策、宋高宗和奸相秦桧的投降方针以及岳飞自身的修养不足等三方面因素并发的结果。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王夫之身历明清之际的政局动荡,他的观点有其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带有极强的时代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在船山的两部著名史论尤其是《宋论》中,往往“以宋事影射明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色彩,如“士气论”和“李纲论”等部分,都不徒是分析往事,而是蕴涵有作者本身之历史际遇和心灵体验。对于船山史学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应从“思辨历史哲学”和“分析历史哲学”的分际加以考量。从船山的史论中可以看出,船山论史而尤重“设身处地”,是属于“庖丁解牛”而非“按图索骥”,与分析历史哲学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