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民族学   16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地禅宗是较早进入藏区传教的佛教流派之一,他的进入迎合了吐蕃王朝的文明诉求,受到了贵族阶层的青睐,曾兴盛一时.虽然不久作为一个教派退出了藏区,但他的思想对后来形成的藏传佛教各派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宗喀巴大师的家世放在吐蕃、宋、元、明时期湟水流域各部族的聚合、衍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同时依据有限的藏汉文史料和一些口碑资料,对有关宗喀巴大师家世的"华锐玛姓家族说"和"宗喀十三族之祁家族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认为根据历史大线索,宗喀巴大师的祖上为"宗喀十三族之祁家族"的可能性最大。同时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元代以后,其家族已归入了"宗喀十三族"或纳入了"宗喀十三族"活动的地域,明代以后又进一步纳入到"塔尔寺五族"的范围内了。  相似文献   
3.
道次第三题     
道次第,即菩提道次第,系藏族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佛教学说之一。文章追溯了该学说在佛教史上的渊源,介绍了它的主要传承和著述,并分析了它在藏地广为流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牛宏 《西藏研究》2004,(2):78-82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所著的一部有关佛教显宗修证方面的经典之作。本文从三士道的修证体系、菩提心的发愿、止观法门的修学三部分来简要论述了该论典中的佛学思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宗喀巴及其所开创的格鲁派对后世藏传佛教的影响是极深广的.格鲁派承袭了印度中观应成派哲学思想,主张性空缘起说,在肯定"自性空"的同时不忽视"缘起有",强调"性空"和"缘起"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认识论上把性空缘起与"二谛"理论结合起来,完善了藏传佛教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根旺 《西藏研究》2000,(3):66-70
1373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由青海赴卫藏学经,路过多康中部的昌都时预言:“此两水交汇之地乃福田妙地,若建一大道场定能宏扬佛业。”众所周知,格鲁派作为新兴的带有改革色彩的门派,创立于14世纪末。1385年,  相似文献   
7.
夏吾李加  俄智多杰 《民族学刊》2022,13(10):82-91, 139
文章针对一世班禅克主杰研究滞后问题,从祖籍家世、求学生涯、慧眼识珠三个层面论述其潜心追求新知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基础上,着重阐明克主杰自幼旗开得胜、开创文风、建寺讲学、严正声明、入主金席、利益他人方面的治学路径,尤其秉持尊师重道品德、推崇辩论启智学风、创新闻思学院建制、坚持守正创新理念、开显宗师究竟密意、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独具建筑工艺匠心等方面敢为人先、勇于实践的治学精神,为坚持我国佛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一步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全面从严治教、带头守法遵规、提升佛教修为等方面提供了如何依理抉择根本正“见”、怎样科学实践正“行”为主的具有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历史经验和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俊哲 《民族学刊》2020,11(2):77-83, 138
宗喀巴指出,佛陀所创正法,唯在于“教”“证”两种,“教”是指佛教教理,“证”为修道中的证悟。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具有鲜明的“教”与“证”相结合的特色。此著在“教”方面体现为本体论、佛性论、人生论、道德论、方法论等哲学思想,贯穿于《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哲学主线是中观应成派一切诸法缘起性空论。通过灌顶、诵咒、观想及借助坛城、法器等修各种瑜伽,以亲证或体现这些哲学思想。诸如此类的哲学思想是《密宗道次第广论》所论述的各种修行实践的深刻内涵,而各种修行实践是其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高泽祯 《西藏研究》2004,1(3):61-66
对于神通 ,阿底峡和宗喀巴一褒一贬。两种态度在传统的佛教思想中都有其根源。而各自所面临的宗教社会环境和各人的兴趣偏好则直接促成了二人对神通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0.
陈又新 《中国藏学》2013,(S1):68-90
业与因果轮回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佛教的各宗派在阐述业是否存在、本质为何、如何生成与消灭等等结果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都有自己一套的主张。15世纪时,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者宗喀巴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业果关系中的业是已坏实有,且将它列为是中观应成派思想的八大不共主张之一。这一主张又遭到萨迦派果然巴等人的批驳。对于宗喀巴提出已坏实有主张的辩证进程、反对的意见,以及几百年来格鲁派学者的不断驳复过程中,一方面将可认识到藏族的智慧所在,另一方面更可以了解到藏传佛教对佛教重要思想的发展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