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46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4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543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衡的先审原告思想,在《蜀僚问答》中有五个部分进行专门的表述,即保富之道莫要于批驳呈词先审原告;收呈时先讯原告之法;先审原告取供之法;先审原告取结之法;审原告例有专条。刘衡的先审原告思想,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大清律例》为依据的。对于刘衡个人的先审原告思想进行研究,对于研究清代的州县社会状况,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理论范畴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在确定的外延基础之上,但散文是多种亚文体的综合交错,恰恰缺乏确定的外延,这就造成了现代散文理论十分贫困.建构散文理论的当务之急,一是在错综复杂的外延中确立基本范畴,在矛盾转化中衍生新范畴、亚范畴,构成自洽的、有序的散文范畴系统,二是在方法上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辅之以三分法,三是摒弃以静态的眼光对散文史作孤立直观的表层描述,而以动态的历时视野将逻辑范畴与历史发展结合起来.就散文发展演变而言,抒情审美的极端造成滥情、矫情,乃有审丑和亚审丑之幽默散文,而亚审丑幽默所遵循的并不是理性逻辑,故其思想深度受到限制,此等矛盾遂导致既非抒情审美亦非亚审丑幽默的审智的产生.因此,将文学性散文归纳为“审美”、“审丑”、“审智”三大范畴,既是逻辑的有序划分,又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填补世界散文理论空缺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学术界》2015,(2):245-250
当代哲学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哲学欧阳谦撰文《当代哲学的"文化转向"》指出,当代哲学无疑进入了一个后形而上学时代,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后哲学时代。柏拉图以降的传统形而上学遭到普遍拒斥,哲学由此而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变革。对于当代哲学的这些新面貌,人们往往冠以"语言  相似文献   
4.
透视高校转专业现象构建良好的转专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转专业既是高教改革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必要,又反映了教育对学生自主权的尊重。文章从错综复杂的学生转专业的成因及对学生转专业的基本认识出发,探索并构建良好的转专业机制,完善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中一项颇具特色的制度 ,但近年来 ,关于法院调解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民诉法中对调解的程序规定不甚清晰是当前法院调解暴露出种种弊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当前银行和企业之间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论述 ,提出了我国银行业进行金融创新——“贷转股”这一概念。同时指出实施“贷转股”方案的必要性 ,即国有企业规范化发展的需要 ;民营企业股份化融资的需要和商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需要。最后给出实施“贷转股”方案的对策 :修改银行法规 ;鼓励银企合作 ;加强配套改革和提供全面服务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经济与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被国外誉为“东方经验”的法院调解制度面临着新的社会条件和思想观念的挑战。随着法制社会基本要求的日益加强和民事、经济法律的不断颁行,偏重调解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调解制度必须改革,对此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在现行的调审结合的框架内进行改革;另一种是将调解与审判分离,设专门调解机构,采取区别于审判程序的调解程序。  相似文献   
8.
调解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传统的最经常、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作为一种解纷方式,它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和人际和谐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既受传统调解的影响,更具有现实特点,有自己的优势,但也表现出某些不足。对法院调解制度的态度,学术界有废除和保留两种相反的观点,笔者更倾向于法院调解制度的保留。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没有给我们过过一次像样的生日,甚至连提也不提,而他,更不会张罗给自己过生日。他认为,人的生日只有一个,每年所重复的那个生日,不过是人们对出生徒劳的一次又一次刻画。他的这个理论独特而且执拗,从我懂事起,它便一直在我们的家庭中牢不可破地贯彻并实行着。  相似文献   
10.
对审委会制度的改革,有人主张废除审委会制度为其核心内容;也有人主张目前应在保留的基础上予以改革和完善。废改之争,焦点是研究方法之争。主废和主改各有其弊,应通过立法程序按照“不审不判”的思路重塑审委会制度,明确审委会审判组织的地位,赋予其合议、陪审、咨询、调研四大职能及案件实体决定权和指导权,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