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65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46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文章认为《左传》中的“所”字,除了48个名词用例外,其它414个用例都是指示代词。联系篇章功能分析,它的特点有三:是“非定指”的;起语义照应作用;起标示主位作用。  相似文献   
2.
伍子胥的事迹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到<伍子胥变文>,是从史书到文学作品的改变,伍子胥则由历史人物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本文以<左传>为本,兼及其他文献,探讨<伍子胥变文>的历史真实性.文章认为<伍子胥变文>的内容许多与历史事实相违或为史实所无,至多算是七虚三实.作者突破了忠君观念和家族血缘观念的藩篱,以正义和道德作为评价人物的唯一标准,美善击败丑恶、弱小战胜强暴是作家构思文学情节的尺度,作者的价值取向非常明确.  相似文献   
3.
左传》这部史书的文学观常与政治、文化、社会伦理、艺术等融为一体。主要体现为:一、称诗言志,借用现成的诗章来说明自己的意志,并往往表现为断章取义。二、美善相济,强调“立言”须服务于当时价值体系,但又不能忽视文辞的审美要求。三、和而不同,表现为文艺上的杂多而一,不同声律、风格相和谐的审美理想。四、中和之美,要求以理节情,温柔敦厚。  相似文献   
4.
<左氏会笺>是日本学人竹添光鸿对<左传>进行注释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搜览载籍,稽考诸说,折衷众家,深文以辨,审慎以断,守正创新,颇多所得.竹添氏在注疏中,大量使用训诂术语,释义明理.传统术语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和理性判断的科学自觉程度而且显示了他的学术继承性和创新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对该著中训诂术语的特点的归纳及含义和功能的分析阐扬,使人深入理解作者的疏解,并能全面把握其训诂条例,帮助正确认识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知几不以《左传》名家,却对《左传》研究做出了突出成绩。《史通》中不少篇章论及《左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刘知几把《左传》从经学纳入史学的范围,开拓了《左传》研究的新视野,在历史观念、史书体裁与编撰、叙事与语言诸方面都对《左传》作了相当精粹的论阐,改变了过去专从微言大义评衡三传的传统习惯,树立了新的评衡标准和方法,对唐以后的《春秋》经传学的研究有不小影响。  相似文献   
6.
左传》中神怪部分占比重很大,对此人们看法不一。或以为迷信,或以为虚妄,为信史所不载,并以为此类内容没有价值。神怪是春秋特定时代的产物,不当看作虚妄;社会大变革,不应视为迷信。写史的内在要求,也使神怪的材料有了文学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左传》既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 ,也是一部具有强烈思想倾向性的杰出文学作品。本文通过书中的间接叙写和直接叙写两方面 ,具体分析《左传》作者在众多春秋霸主中是如何把重耳塑造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春秋霸主形象的。间接叙写方面 :通过重耳与其他霸主、重耳与其异母兄弟、重耳谋臣与其异母兄弟之谋臣相比 ,见出作者的态度和倾向。直接叙写方面 :通过描写重耳十九年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涯 ,及其在流亡生涯中的成长、成熟 ,表明作者对受人尊敬的霸主的看法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谈古论今说“三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三立"?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它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不朽的问题。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  相似文献   
9.
黄建军 《理论界》2007,(4):203-204
康熙皇帝酷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他在日理万机之暇,博览典籍,并结合自己的治国体验进行评论。而他对《左传》辞令的礼义基石、说服力以及辞令的语言艺术的评论更是见解独到,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作为一代伟大帝王康熙的宽广胸怀和其实用为本的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李雁蓉 《社科纵横》2005,20(4):137-138
左传》是我国古代的优秀历史著作,保存着先秦时期的大量珍贵史料。其中所记载的当时水旱灾异的情况,使我们今天仍能窥见春秋时期气候变化之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