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57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意志帝国时期,以劳工问题为集中体现的社会问题异常突出,社会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发展势头迅猛.帝国统治者采取了"皮鞭"加"蜜糕"的矛盾政策调节劳工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职能"学说为分析这一政策矛盾性根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畅游莱茵河     
至今还记得在大学的课堂上,我用稚嫩的笔写下的诗,那时教外国文学的老师总是用充满情感的语言提到“莱茵河”,说在德意志的大地上,再也没有一条河像莱茵河被如此广泛地传唱;说德国人称其为”父亲河”、”命运之河”;还有那萝列莱——这个类似希腊神话中塞王女妖的绝色少女,就坐在莱茵河的悬崖边上,日夜不停地用她美丽的嗓音歌唱,过往的船只一到  相似文献   
3.
《青岛画报》2012,(12):82-83
军邮品是国际性的,是国家邮政部门流通的邮件组成,可以通过国家邮政邮路,也可以通过军队的邮路流动,二者互补互融。据有关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军邮品是北德意志联邦于1870年发行的军邮明信片,专供普法战争中的德军使用。历史证明,海洋孕育着和平,也孕育着战争,碧蓝的大海既是国际之  相似文献   
4.
中古德意志皇帝并不总是德意志城市利益的担保人,城市也不是皇帝忠实的拥护者;皇帝和诸侯一样,对城市的态度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都曾对城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侵害。皇权和诸侯对城市的侵害:一是在武力上威胁和摧残城市;二是把城市排斥在帝国议会之外;三是打压和抑制城市同盟的发展;四是对城市的财富进行某种程度的掠夺。  相似文献   
5.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新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马克思对整个思想史上各种“片面人”的颠覆性阐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和经验论决裂的标识。它不同于性恶论或性善论或既无善亦无恶论,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人,更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类”。与黑格尔思想及其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等人思想交锋的过程中,马克思分别通过以所有制为轴线动态考察历史发展和以分工为轴线静态考察社会的结构性存在两条线索来阐释“现实的人”的内涵,并以生产工具为红线,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现实的人”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发展予以微观透视。由此,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说,以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文化的序列构成的结构性存在来解释人才是马克思所谓的“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6.
7.
邢来顺 《决策探索》2014,(24):84-85
德国是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19世纪30年代,当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法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展开之时,德国才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步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后发国家,在从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40多年中,通过全面介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迅速由工业化“追随国家”变成了“先锋国家”,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不仅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1910年,德国城镇居民已达到全国总人口的60%。  相似文献   
8.
孙新彭 《探求》2014,(3):95-101
发生在19世纪意大利与德意志以民族独立与统一为目标的民族复兴运动,是人类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的发展进程及其遗产,特别是其民族主义在后来的演化,对人类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30年代在面临巨大外患时,我国社会曾经兴起过强大的民族复兴思潮.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显然可以看到意大利与德意志民族复兴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必须是"现实的人",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就是无本之木。只有把"现实的个人"放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社会关系中去理解,才能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才能对人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中国梦则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当然也包括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梦,他们富裕不起来,实现中国梦就是句空话。精准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赵而雪 《理论界》2012,(3):9-10
19世纪40年代及其之前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丰富了思想来源,对这一时期马克思早期自然观的形成和完善产生重要影响。《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的自然观与之前相比已逐步完善,其完善过程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