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不仅损害了中小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 ,而且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造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公司治理本身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却是基础性的、制度性的原因。因此 ,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虽然拥有诸多优点,但造成了"婚姻惩罚"和"婚姻奖励",同时遣成了行为扭曲现象,目前许多国家都已通过形式多样的税制改革,力图使税制符舍婚姻中性原则.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谨慎推行这一征管模式.  相似文献   
3.
天津有一户居民,妻子下岗丈夫开出租车,生活窘迫。一次意外怀孕后妻子生下孩子,妻子对丈夫有怨气,从此以拒绝性生活惩罚丈夫,丈夫苦求无果,眼看要出轨,妻子想出“两全其美”的招数,与丈夫达成协议:丈夫如果每周交够足额的钱,就能在规定的时间与其同房。这样,一来可满足丈夫,二来激励丈夫拼命挣钱,为孩子的将来攒钱。  相似文献   
4.
塞涅卡立足于斯多亚精神对惩罚现象作了深入的反思,他继承、批判并发展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惩罚理论,创造出一种特别的惩罚伦理学。他集中批评了惩罚中的愤怒和残忍,提倡理性、宽和、仁慈的惩罚。这种惩罚伦理学是对古典哲学的价值范式的突破: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在于要帮助人获得最高的幸福,而在于让人免受伤害,尤其是免除统治者以公正的惩罚之名对个人的伤害。塞涅卡的这一思想,改变了斯多亚哲学一贯“出世”的冷酷精神,表现出对普通个人的生存与尊严的深切关怀,显示了与现代政治伦理相通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惩罚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与不良行为的矫正程序,但由于近年来社会思潮朝着重视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以及惩罚本身存在的误用与滥用的问题,惩罚的研究与使用受到冷落与忽视。教育中的惩罚是必要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与运用惩罚,加强对惩罚的作用机制、效果与有效的惩罚方式的研究,促进惩罚应用的科学化,有效地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6.
7.
胡正容 《科学咨询》2003,(16):25-25
人性最强烈的渴求就是自尊和受他人的重视,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心理学家威廉·詹母士也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其实学生同样也总是希望和期待着老师的赞扬和鼓励,而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常常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回想一下为什么那些经常被你表扬的学生会很喜欢你而且表现越来越出色,而那些常被你喝斥的学生会反感你而又总不见起色呢?那是因为即使他们有想进步的愿望也被你给浇灭了.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文学、宗教和社会实践的观察中,人们会发现:在人类社会关系的构建中,惩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惩罚意味着痛苦,是对自由、财产乃至生命的剥夺,被道德家们认为是一种恶,但道德家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必要的恶。那么,如何理解和认识惩罚这种现象呢?惩罚的正当性又何在呢?众所周知,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报应主义和以边沁、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为此提供了不同的证明。报应主义主张正义和应得,功利主义主张社会利益最大化。那么,马克思是如何看待惩罚,如何看待两种惩罚理论的呢?一般认为,马克思没有一个关于惩罚的理论。格兰…  相似文献   
9.
[提要]二倍工资规则随着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二倍工资中的第一倍工资的法律属性属于劳动报酬,第二倍工资的法律属性既非补偿性赔偿,也非惩罚性赔偿或奖励赔偿,而应定位为奖励(惩罚)。现有二倍工资规则构造存在同类行为的违法性要件不同、“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冲突、部分地方政策性内部文件内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等缺陷。应当合理确定二倍工资重构的路径,科学确定二倍工资规则的违法性要件和责任限度等规范要素,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第82条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6、7条的修改并出台司法解释的方式实现规则重构。  相似文献   
10.
《春秋》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一 为什么用两个季节的名称为其命名呢?有三种说法—— 一、古代在春夏季节实行奖赏,在秋冬实行惩罚,那么,各取一个季节,表示赏罚,引申而言就是褒贬. 二、《公羊传疏》记载,孔子在鲁哀公十四年春开始作《春秋》,到九月完成,春天编写,秋天完成,故曰“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