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9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当·斯密强调人性自私,公共利益是个人竞相追逐自我利益的副产品。亚当·斯密建立在市场自发性基础上的公共利益理论是以完备的自由市场为前提的,公共品和非市场性相互依赖,缺乏政府的"非支配"性干预,即使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政府失灵可能源于垄断性的强制权力,也可能源于民主政治竞争。经济共和主义是应对政府失灵的办法。经济共和主义强调以自由市场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发挥政府在社会公平正义和市场机制保障上的作用,促使人们共享经济发展的利益。经济共和主义才是亚当·斯密公共利益逻辑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审计委托安排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治理的框架 公司治理是一套既是制度上的,也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以确保公司那些具有自利倾向的控制者(制定决策决定公司如何运营)从公司所有者(资本提供者)利益最大化出发,忠于职守与责任,对公司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翰·魁尔奇(John A.Quelch)和凯瑟琳·乔克斯(Katherine E.Jocz)以亚当·斯密的著名理论作为基础,向我们解释了好的营销不仅为民主的核心贡献力量,并且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息息相关、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种各样问题的产生,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会归结到人类的自利心理上。如何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解决现实中的“斯密问题”已成为我们面l陆的重大课题。对于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斯密问题”,中外经济学家都曾给出过答案,但都不尽如人意。针对中国国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思想、吸收外来文化中优秀的伦理道德思想、建立一个降低利他成本的制度环境等,应是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斯密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据长江日报报道:在美国的离婚族中,告别婚姻的方式五花八门。婚戒棺材:当安吉·斯密特结束了持续7年的婚姻时,她突发奇想亲手打造了一口黑色小棺材,将脱下的婚戒放进去埋掉。对于安吉来说,这样做既是埋葬过去,也是提醒自己新生活的开始。如今,她已是一家专门定制婚戒小棺材的网上商店店主。  相似文献   
6.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中心,通过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历史以及伦理道德的多视角分析,全面考察了发展经济、增加财富的各种因素、途径和条件,在经济学说史上,建立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本文从源泉、途径和政策主张等方面,运用历史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对亚当·斯密经济增长思想的成就和失误做了浅评.  相似文献   
7.
对于18世纪的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今人多将他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认为他老人家开创了经济学之现代门户。不过人们久已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斯密本人其实并没有“教”过经济学,他生前所担任的教席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讲座教授。把他说成是“现代经济学之父”,对于他,其实未必就意味着一种荣耀。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的伦理思想独辟蹊径,将理性伦理与经验伦理结合,使情感伦理学完善并成一体系,结合经济领域,以合宜为标尺,寻找道德行为与经济利益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历代经济学家致力于解释的一个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该问题的经典解释起源于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按照这一思维线索,首先回顾亚当.斯密(Adam Smith)关于劳动分工的论述,然后介绍卡尔.马克思(Kari Marx)对劳动分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最后在综述和比较的基础上作简要的评论,旨在通过重新解读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借助"旁观者"概念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受自爱之心引导的个人作出道德判断和合乎道德判断地行动的真实的过程,为"道德判断如何可能"提供了一个较为融贯的经验主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