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22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芮雄 《城市》2015,(6):73-75
笔者通过对天津大道路侧绿化案例的研究,归纳其绿化方式和特点,总结并提出了相似形植物构成变化段理念、波浪理念和动视觉理念,认为城市路侧绿化应突出植物自由流畅的林缘线和高低错落的林冠线,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勾画出动态与静态、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
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立存于世的基本感知概念,而手机媒介的普遍使用正在重塑时空结构。手机媒介以其随时随地跨越时空沟通这一原始特点,一方面帮助我们形成把握世界的感觉框架,另一方面,这一"以时间消灭空间"的媒介也令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传统概念产生"内爆"。手机媒介带来空间感觉的变化、建构私人空间、便利公共空间与私秘空间的自由切换、营造虚拟空间-手机社区,本文从这四个维度探讨手机媒介是如何通过对空间结构的重塑来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并且又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这一重要而持久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历史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兵 《云梦学刊》2008,29(2):91-93
对张谷英村落体系的空间结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利用张谷英村落遗产价值.根据实地调研与张氏族谱资料,我们发现张谷英村落发展变迁历程可分为村落肇始、龙形村落阶段、双核心村落体系阶段等三个阶段;元明清之际的人口迁移、历史时期张谷英村落地理环境、内化的宗族观念与风水思想等是张谷英村落体系变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着力点在于张谷英村落的人地关系,在传统农耕时代的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宗族组织起来的人,即张氏宗族:"地"即为张氏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土地的占有与利用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焦点,传统农耕时期的村落活动半径决定张谷英村落必然由集中走向分散.最终形成双核心村落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I)—可持续发展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式是对事物行为过程的摹写或可供模仿的模板 ,可持续发展社会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摹写与确定的标准。可持续发展模式涉及到一大类模式体系 ,但它们有其统一的基本特征———共同性、持续性和公平性 ,满足同一的要求———经济性、福利性与和谐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包括社会组织、体制制度、经济、教育、空间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园林内含园景、园境双层空间结构.表层是实体性园景空间,以"隐曲"为特征,呈现"流动"之态和"悠远"之感,营造耐游观的园景.深层是虚实相生的园境空间,以"空灵" 为特征,具有虚化、意化、融合的美学功能,展现出情味美、朦胧美、超越美.园景向园境的转化就是物象-气象-意象-意境间的渐次转化.表层园景营构以深层园境生成为旨归,最终要由质趣灵、象外见象,心境融合,生成意境.由此,中国园林营构中的形式规律要与审美心理规律同步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区域空间结构的角度 ,对四川县域内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做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提出了如下看法 :四川县域城镇的空间是典型的单中心、离散的点状空间结构。正是这种空间结构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内城镇的未来空间结构发展 ,可以采取一种开放、非全覆盖的“葡萄串”走廊式发展战略 ,培育县域内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区位使之成为新的增长极 ;同时县域应主动承接大城市的辐射溢出效应 ,发挥县域在城镇体系中的结点作用 ,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成渝城市群4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引力模型,对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成渝城市群城市发展规模完善,成都和重庆在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城镇化率等各方面各有优势。成渝城市群经济联系具有邻近地域指向性、中心城市指向性、交通指向性和相互强联系的特点。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加强多方交流,形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可促进成渝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南方论刊》2014,(5):I0008-I0009
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盘谋划,组织编制宝安综合规划,提出了全力打造“三带两心一谷”的城市空间结构主格局。三带包括西部活力海岸带、中部黄金发展带和东部生态休闲带;两心为初具规模的宝安中心区、北部空港新城;一谷即石岩科技健康绿谷。  相似文献   
10.
张颢瀚  张超 《学术研究》2012,(11):84-90,159,160
地理区位差异引发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并决定了城市功能差异性和互补性,而地理区位差异的有限性决定了城市竞争关系的存在,互补与竞争的空间作用构建了大都市圈内既相对稳定又动态优化的层级结构体系,推动大都市圈成长。区域交通格局优化则进一步促进市场潜力扩大和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后者又进一步强化大都市圈的空间集聚、成长动力和空间结构优化,提高整体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因此,大都市圈成长动力主要包括区位动力、结构动力和市场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