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0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5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尔斯论证了代际正义的问题,承认了当代人对于后代人存在着义务,并在原初状态中设计出“消除时间偏爱”的正义储存原则。然而罗尔斯代际正义论并不具有普适性,通过代内契约无法确保代际正义链条的连贯性;而且“消除时间偏爱”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后代人权利”只是一种权利虚构,在确保当代人自身利益前提下对其科以保护环境的绝对义务,才是实现代际正义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邢贺超 《理论界》2015,(2):24-29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根源于资源分配的不公正,罗尔斯提出的以"两个原则"为核心的正义理论,很好地回答了社会基本物品的公正分配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公平正义的社会是历代中国人的梦想,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观念自身的局限、缺少制度安排等原因,一直未能付诸实践。当前,通过完善和保障制度正义、利用公共政策着力解决现实中的不公正问题,几千年来的公平正义中国梦具备了实现的基础。然而,唯有通过持续、深入的改革,才能逐步解决当前社会的不公正问题,从根本上推动公平正义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在刻画原初状态中的立约人时,给出了两种形象:其一为理性之人的形象,其二为明理之人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是截然不同的。明理之人具有公平感,关心自己的行为能否面向他人得到证成,希望以人们无法合理拒斥或可以合理期待人们都会同意的原则来证成自己的行为,理性之人却不具备公平感,欠缺相应的欲望和动机。面对这种内在的不一致,罗尔斯需要做出选择。他会选择以理性之人来界定立约人,抹除与这一界定不相容的有关论述,因为这种选择不会使其正义理论经受颠覆性的改变。可这种选择未必是合理的。以明理之人还是理性之人来界定立约人关涉契约理论的合适出发点,关涉确定道德原则的恰当视角,影响重大。至少可以说,明理之人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值得罗尔斯严肃对待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公共理性通常被构想为一种有助于促成或维持政治共识的理念。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主义者乐观地估计了理性自由运用与政治共识之间的关联。罗尔斯拒斥了启蒙主义的观点,转而采纳霍布斯式的构想,将公共理性作为一种机制以维持某种政治关系。但也因此,罗尔斯必须在不诉诸纯粹实践理性的基础上为公共理性提供新的规范性基础,以弥补霍布斯式公共理性的伦理缺陷。结果,罗尔斯式的公共理性既无法解决根本的价值冲突,亦无法在具体公共政策上促成实际的共识;其功能在于维护由作为公共理性规范基础的那些政治价值所界定的公民间的政治关系,以及使公民相互确信在这种关系中达成政治共识的道德可欲性和实践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正义论体系分为理想理论和非理想理论。"次序"或"优先性"是衔接两部分的关键,它赋予正义论体系最鲜明的逻辑特征。原初状态的理性人,内蕴着一种历史的观念,是逻辑和历史的起点。制度正义连接正义原则和分配正义,是体现逻辑和历史交汇的核心地带。随着正义原则由社会基本结构进入现实分配领域,不完善的一般性继续进化为合理的一般性——一种历史的理性。至此,从原初状态开始的哲学和历史结合的逻辑基本实现了它本身的发展形式,即从逻辑一般到现实历史。  相似文献   
6.
自然法学派对西方法治论传统及"良法之治"理念具有承启意义。晚近新自然法学褪去了道德形而上学的色彩,其法治论也渐次转向对法治形式价值的关注。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法治"以正义原则为旨归,趋于描述一种确保正义价值的形式化制度体系与法治秩序;在富勒的法律道德性理论中,"法治"作为不断趋向道德目标的治理事业,体现为一种内在具有合理形式、蕴涵"程序自然法"的秩序框架。晚近新自然法学注重认知与方法的平衡,现实地考量法治的形式价值,进而转向对规范之内在属性及秩序之稳定形式的审思,这对强调程序正义的中国法治秩序构建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学前教育公平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价值。由于学前期幼儿身心发展的迅速且不可逆性,一旦错失发展机遇以后不容易补偿,因此学前教育公平对一个人终生的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按照罗尔斯正义论的看法,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应该首先向弱势群体倾斜,保障处境不利幼儿平等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所论及的公民的两种道德能力——理性的和合理的,是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建构的基础。理性的和合理的两个概念来自于康德的实践哲学,通过对罗尔斯关于公民的两种道德能力的论析,可以看出康德的道德哲学在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中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诺奇克和罗尔斯看待平等、国家的功能和分配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指出诺奇克主张的正义是尊重人们选择权的程序性的正义,罗尔斯主张的正义是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实质性的正义。二者揭示了正义的两个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