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73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学是他的思辨哲学体系的主体。黑格尔根据历史与逻辑同一的原则 ,运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方法 ,按其正———反———合三段式的架构模式和运动节奏 ,构建了他思辨逻辑学的内在逻辑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为我们锻炼和发展理论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值得解读的“文本”。  相似文献   
2.
逻辑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基础学科,逻辑是构筑科学理论的工具。逻辑方法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导致创新驱动:逻辑和语言学的交叉研究产生了范畴语法的重大创新;逻辑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引起了计算机科学的创新发展。在我国,逻辑针对语言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尚明显不足,造成学科创新或理论创新的乏力,需要大力推进交叉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3.
4.
逻辑在法律体系中具有何种地位,与法律体系的特征有重大关系。法学中的确存在"三段论逻辑"这样的逻辑形式,但"三段论逻辑"仅仅是对于法律思维的一种哲学概括,它与现代逻辑学中所谓的"逻辑推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时,"逻辑思维"也不能用于指导法律思维,因为法学中诸如"公平"、"正义"等基本理念不是通过逻辑关系而定义的公理,而是根植于人心的价值理念,因此法学体系归根结底是价值体系而非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习胜、张建军教授所著《逻辑的社会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是学界讨论多年的逻辑的社会功能问题的一次系统总结,出版后获得了广泛好评,最近获得中国逻辑学会第三届优秀成果科普作品奖。但我觉得这部颇具思想文化"张力"的著作,其意义并不限于甚至也不应限于逻辑与哲学界业内的关注,故撰写这篇读后感与广大读者交流,以期发挥其应有的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逻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元8世纪中叶起,阿拉伯人开始大量翻译古希腊逻辑学著作至今,阿拉伯逻辑学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阿拉伯学者在逻辑学的研究中,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发展了逻辑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一、对"真之符合论"的批判弗雷格(1848-1925)是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现代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真"。有别于一般科学研究以获得具体的真的结果为目标,逻辑学以获得达到"真"的方式为目的,即"是真的规律"[1]129。而这首先要求将"真"放在本体层面来研究,也就是明确"真"本身是什么。对此,亚里士多德曾经有经典的定义,概括起来是"凡以是为是,假为假,就是真"。这样  相似文献   
8.
约翰·穆勒的逻辑哲学一直被当作心理主义的主要代表.但是近些年来,西方哲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穆勒的观点和立场实际遭受了误读.事实上,只要更仔细地研读穆勒本人的经典文本,我们就不难发现,穆勒对自己的心理主义做了严格的限定:他一方面断言,作为一项技艺的逻辑学从作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学那里获得全部的理论基础,而作为科学的逻辑学广义上乃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又断言逻辑学可以从心理学那里获得理论构造方面的启示.但是他并未一般地主张逻辑学必须从心理学那里寻求理论奠基.  相似文献   
9.
单子洪 《理论界》2014,(3):103-107
法学是一门极富魅力的学科,这种魅力在于法律概念与法律规则的表述是严谨的逻辑与生动的语词的完美结合体。然而,这种结合体的特性也势必会提高人们对于法律理解的难度,关于证据的定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围绕这个问题殚精竭虑,提出种种不同的观点,但迄今为止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12年3月14日,睽达16年的《刑事诉讼法》,这部与公民权利息息相关、与打击犯罪密切相连的国家之大法终于迎来了自1979年创设起的第二次大修改,这在中国的司法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次的刑事诉讼法修改非常全面,其有关证据的法规自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第48条对刑事证据的定义问题,作出了新的阐述,借此契机,笔者运用逻辑理论工具,分析与论证刑事证据新定义逻辑上的正确性,并对新定义背景下的证据属性问题进行辨析,以期对证据法学的繁荣与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逻辑学是思维的工具,但高校文科学生对逻辑学的学习却往往望而生畏,难以驾驭。本文从努力改变原有“教”和“学”的状态入手,对逻辑学趣味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实践进行探讨与研究,侧重点在于对趣味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实施具体方法进行论证。为提高文科类逻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