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性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投资者往往据此来评价一个公司的经济发展前景并做出投资决策。美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其中有些规则,比如对建立在诚实信用及合理基础上的预测性信息进行保护的“安全港规则”,以及用以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的“预先警示规则”,对完善我国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干部.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着力实现"以人选人"向"以制度选人"的根本转变;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考核评价干部;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预测性研究,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巡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不断提升选人用人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复杂性研究的一种辩证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生态系统的复杂反馈机制以及协同学所研究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都表明了系统辩证法与矛盾辩证法的一致性.(2)复杂性现象的规律并不神秘,而是可以认识的.(3)复杂性研究的一系列基础概念如混沌、不可预测性、不可推导性等都具有辩证的本性.  相似文献   
4.
“预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预先推测和测定。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未来的把握有越来越强烈的要求,年鉴作为现代化大型资料工具书,不但不应排斥对预测及其成果的反映,而且应该密切关注预测性信息,设置预测性内容。  相似文献   
5.
构式研究,从1995年Goldberg出版她的博士论文《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到2006年发表专著《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前后经历了十年。十年来所经历的嬗变,首先明显地表现在对构式的规定上:从构式是不可预测的,到即使可预测但只要有充分的出现频率也是作为构式储存的。这一变化,从研究本身来说,反映了构式语法研究不满足于只关注个体认知机制的研究,而开始向着社会认知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财经媒体是经济社会的瞭望者,切实破解"失灵"的难题,向广大受众及时提供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性报道,对更好地履行媒体的职责和使命,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财经媒体每天都在向受众提供预测性新闻,如"明日股市涨跌"、"高房价还能挺多久"、"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等。然而,许多报道经受不住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所预测的事件并未发生或结果大相径庭,"失灵"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失灵"使报道成为了"假新闻",轻则损害了媒体的声誉,重则误导受众造成投资和经营损失,甚至引起市场的波动和混乱。如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财经媒体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施,学生管理体制、方法和手段出现了弱化和改革滞后的现象,学生违纪事件呈上升趋势。如柯减少违纪现象的出现,杜绝违法案件的发生?本文从分析学生违纪的主客观原因入手,提出了高校肩负着培养“四有”合格人才的重任,要加强学生管理的针对性,严格管理,加强校风建设,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哈耶克的心灵学说是他的政治和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准确地理解他的其它重要理论的关键.本文从六个方面对他的心灵学说作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并作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现有研究,从哲学层面和类型2个维度将不确定性发展为一个多维的概念体系。从不同层面对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在哲学本体论层面,不确定性的核心内涵是随机性和无规律性;在认识论层面,不确定性的核心内涵是不可预测性。对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状态不确定性侧重于描述环境要素的状态;作用不确定性侧重于描述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回应不确定性侧重于描述应对环境的管理回应。认识论层面不确定性受本体论层面不确定性等环境特征、感知过程和感知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