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8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社会学、历史学和分析法学方法对商法基础理论中所涉及的商、商人和商法等基本概念作理论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商人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的商人立法应选择制定《商事通则》,规范基本商事法律关系的立法模式。传统商法及其理论对我国商人立法的借鉴存在局限性,难以解决商人在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我国的商人立法应以商事权利能力和经营能力为核心要素构造商人概念。我国目前法律中的商人范围亦存在诸多缺陷。实现商人的独立性,保证商人体系的开放性与商人的平等性,乃我国商人立法任务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唐代商妇诗的考察可见:唐代诗人笔下的商人大多是轻易别离、薄情寡义的形象,这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商人的鄙薄心态。这种鄙薄心态的产生与士商地位的差异、士商社会形象的反差及诗人与商妇失意心态的共鸣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明清小说中大量涌现的杭州商人形象以及他们呈现出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等都带有明显的区域人文印记,这些既是对前代历史凝聚的杭州文化和精神的承接,同时又为当代杭州精神注入了深层次的文化因子。本文将从明清小说中杭州商人形象的存在、社会来源、典型性格及价值观念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对中国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义利观"给予重点剖析,并对儒家经济伦理的典型:徽商和现代儒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战国秦汉时期 ,商人商业资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促进了小农经济与地主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 ,则瓦解了农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清朝和民国前期的淮北盐商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自利目标,不断地利用其巨大的经济优势,或对政府权力进行直接渗透,或收买其利益代言人,以影响国家的大政方针,坐享政策偏差带来的巨大益处。清末市场化和股份制浪潮兴起后,由于政治权力依旧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商人的寻租活动比以前更加普遍,使得盐业利益仍被少数集团所掠取,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使本已不公的盐业政策愈加败坏。依靠寻租活动而先行致富的商人集团,天然地不能作为淮北社会的普遍代表,不能成为淮北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商人自身历史的发展因时间向度的演进而具有时代性。该文从空间上分析,认为战国时期由于列国民风、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重商传统、国势变化的不同,造成了商人分布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扬州八怪”是中国绘画史上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总称,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主要靠卖画为生。盐商在扬州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奢靡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精神消费品的需求量大增。“文之极,画也”,盐商对绘画作品的需求拉近了与“扬州八怪”诸多画家之间的距离,画家依附盐商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使“扬州八怪”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独特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0.
品牌归因与传播者归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网络购物过程中高质量的负面消费者评论能够使潜在消费者产生较高水平的品牌归因,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商家针对高质量负面网络消费者评论的有效回复,可以取代负面评论而成为主导信息,降低消费者的品牌归因水平,进而提升购买意愿.网络消费者差评和商家回复同时存在时,针对一致性维度和区别性维度都可以使回复信息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从而作为潜在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的主导信息.同时,消费者的品牌归因水平还受到个人涉入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