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蒙古族图形文化研究——浅谈蒙古族传统图形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阔无边的北方草原生活造就了我国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形成了具有神秘色彩的蒙古族草原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图形文化特征。独特的生存方式、神秘的图腾崇拜、图形的审美习俗都与蒙古族的发展历程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认知的透视性使得自然的绝对客观论被抛弃,随后出现的“精致表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自然观演变的内在机制。随着次级工具的出现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自然观依次出现了图腾模型、生机论和机械式生机论。当人类对知识的理性检验能力增强后,“神创说”的表征空间最终让位于机械论。自然从认识的背景凸显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观模型演变的主要认知机制,但转变却让自然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整体的完整。  相似文献   
3.
我国湘鄂西土家族、苗族原始图腾崇拜的祭祀礼仪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在宗教祭祀过程中作为一种载体,演绎着人神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和延续了宗教的存在与发展;宗教又给予了体育文化一个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并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4.
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通过叙写摩尼教新教人物查拉斯图拉的精神生活和灵魂独白,用蛇与鹰、蛇力与鹰力隐喻了人类精神中两种最高贵的倾向:智慧与雄心。此二者的交融是全书意义的逻辑起点,并回应着西方哲学史上以知识与力达成人类自我拯救的永恒主题。而之所以用蛇与鹰命名人类本性中的智慧与雄心,原是印度智者受鹰、蛇之原始图腾崇拜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古典进化论的指导下,20世纪的中国学者对后稷的感生神话大多作图腾主义的解释。但考虑到图腾制度的复杂多样性及不普遍性、中国文化的现实主义主旋律以及后稷感生神话出现在文明时代等因素,这种说法值得商榷。联系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后稷感生神话是“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诗》之兴是一种隐喻,《易》之象与其有着相同的艺术功用,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最古老的象征系统。《诗经》中的鸟类兴象与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的内在关联,早已被前人证实,验之于《易》,同样契若合符。可见,《易》与《诗》一样,都是以形象来表达意义,运用的是象征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娟 《唐都学刊》2002,18(4):26-30
2 0世纪的中国学者看到中央澳洲土著的图腾感生信仰与中国古代的感生神话有表面的相似性 ,故而对其作了图腾主义的解释。但考虑到图腾制度的复杂多样性和不普遍性 ,中国文化的现实主义主旋律 ,以及中国的感生神话出现在文明时代等因素 ,中国的感生神话实际上并非图腾信仰的反映 ,而是体现了“宠神其祖 ,以取威于民”的现实主义思想。学者之所以误把中国古代的感生神话当作图腾崇拜的反映 ,是受古典进化论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