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步雄 《北京纪事》2009,(12):75-75
这些年,收藏似有被异化之嫌,多少钱买的?现在(将来)能值多少钱?成为时下许多鉴宝类栏目的不二法则。其实,收藏的经营之道只是它的附加物,更有味道的收藏品应该具有历史和人文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出金钱难以衡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三粒子W态作为蜜罐粒子应用于受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中,以提高窃听检测率和防止double-CNOT攻击。三粒子W态的每个粒子被随机插入到发送序列中探测窃听,每量子位的窃听探测率达到64%。随机插入的蜜罐粒子可以防止接收者在未经控制者同意获取发送者编码前GHZ态粒子1和粒子2的正确关系,即没有控制者同意接受者无法得到任何秘密信息。在安全性分析中,通过引入熵理论得出了每量子位所能包含的最大信息量,对两种蜜罐策略进行了量化比较。如果窃听者试图窃听秘密信息,用扩展的三粒子GHZ态作为诱惑粒子可以得到每量子位58%的窃听探测率,而用三粒子W态作为诱饵可以得到每量子位64%的窃听探测率。  相似文献   
3.
英国《新闻世界报》的窃听丑闻,突破了新闻法理和道德的界限,对民主制度、新闻独立精神、新闻自由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这些教训应成为世界媒体从业人员的镜鉴。从古至今,西方新闻自由理论虽然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但现实中的新闻自由权却被不良记者任意滥用,公信力成为政府与媒体之间利益博弈的最大牺牲品,本文试图从《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出发,分析西方传媒虚假的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在某电子市场发现一些摊贩竟然偷卖窃听器材。我知道私自制造、贩卖窃听器材是违法行为,但如果只是使用违法吗?郭溧阳《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5.
具有168年历史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因陷入窃听丑闻而停刊。在默多克"市场新闻业"的办报理念下,突破了新闻伦理和法律的界限,对新闻自由、民主制度、新闻独立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媒体自律机构对市场新闻业的艰难抗衡以前者的失败而告终。这些教训对中国内地媒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90年代,杨尚昆撰写回忆录,同中办的一些老同志共亿往事时,自然而然地说起了所谓"秘密录音"问题。"秘密录音"问题真相杨尚昆说,所谓"秘密录音",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他说,录音工作的建立是从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已经发展成为一出“官商勾结”的悬疑剧。英国政界人人都想讨好默多克,而默多克则利用手中的新闻资源为政治家背书,换来更大的市场蛋糕,打造了一个庞大的“政治媒体帝国”。  相似文献   
8.
近来,窃听门事件使得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这一庞大的传媒帝国变得岌岌可危,不但使默多克本人跌落神坛,而且引发公司股价大跌,颇有大厦将倾之势。作为一个横跨影视、报纸、出版等领域的传媒帝国,新闻集团在短期内突然陷入如此危机之中,其中固然有各界讨论  相似文献   
9.
分析窃听门事件对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负面影响,阐述默多克新闻集团应对不利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珮莙 《东西南北》2013,(23):25-27
近日,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窃听丑闻进一步扩大,35位国际政要成为特殊的监控对象,德国总理默克尔更是被曝遭窃听长达11年。德国社会对NSA的劣迹愤怒不已,但身陷风暴中心的女总理,还要在个人隐私与亲密盟友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