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1.
2.
薛克翘 《南亚研究》2010,(2):141-150
本文在介绍了宗教和文学背景之后,重点介绍了印度中世纪耆那教诗人焦因度和罗摩狮子所写的神秘主义诗歌,并从中选译数首作了评介。最后分析了耆那教神秘主义诗歌产生的原因,总结了这些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雪月是印度11至12世纪耆那教著名学者和诗人。但对中国读者很陌生。这是第一次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他。雪月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用中世纪的语言——阿波布朗舍语写的语法书《成就者雪月词法》。在这部书里,他讲解了梵语、俗语和阿波布朗舍语语法,并摘引了许多无名作者的双行诗。这些双行诗大多采自民间。他所摘引的双行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线索与重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印度文化与文明的关键在于理解其源远流长的宗教哲学。本文梳理了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脉络并对其重要特点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对待人的欲望和享乐是古印度哲人讨论的重要问题。多数思想流派由于持轮回与解脱的理论,因而为了消除人的业力,并达到解脱,都主张控制人的欲望。印度历史上主张人应无所顾忌地在世上尽情享乐的派别是少数,只有顺世论一派持此主张。在耆那教、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哲学派别中,禁欲或限制人的享乐的主张主要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要达到永久的摆脱痛苦和达到至善至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